大陸對於落後產能淘汰的政策日趨嚴厲。繼此前9月出爐的政令後,最近再度傳出將「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產能,並協調諸部門共同以嚴厲措施,重點完成九大產業的淘汰落後產能任務。
《財經網》報導,大陸擬出爐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通知。協調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諸多部門,對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焦炭、造紙、皮革、印染等9大行業開刀。
即將出爐的通知有3特點:一是從國家層面具體部署淘汰落後產能工作;二是多部委「聯合作業」;三是舉措嚴厲。
以等量置換汰舊換新
對產能過剩行業將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落後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也就是「新增加的」一定要搭配等量或更大量的淘汰;嚴禁向落後產能和嚴重過剩產能建設項目提供土地;抑制高消費、高排放產品市場需求,嚴格限制出口。
此外,淘汰落後產能目標完成情況將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而新的通知擬提出一些新的強有力的經濟手段,重點包括:對落後產能執行差別電價,擴大差別電價執行範圍,還將研究實行差別水價、差別天然氣供應等措施;研究開徵環境稅等稅收措施。
祭出金融及斷電手段
為求進一步遏止這類產業的「生機」,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在執法和處罰上也比以往嚴厲得多,對未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的投資項目,可暫停該地區項目環評、核准和審批,實行「區域限批」措施;對未按期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不予辦理產品生產許可,吊銷排汙許可證,可依法停止供電。
大陸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指出,「這9大產業仍然會有很多新的投資亮點。對於傳統產業,國家鼓勵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藝和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形成新的增長點;對多晶矽、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要集中有效資源,積極開展產業化示範。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也是一次新陳代謝、重新洗牌的過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