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A6版)
以當代置業開發的樓盤北京當代萬國城為例,其冷暖及通風系統、維護系統、外牆系統、內牆系統、屋面系統、遮陽系統等均採用了節能環保設計,如置換式新風系統使建築冷暖與通風的能耗只占到傳統方式的40%;外牆則採用外保溫方式,保溫材料採用熱傳導係數不大於0.04w/mk、厚度為100~120mm的苯板,這種建築保溫方式不僅不佔用室內空間,而且較之普通使用的內保溫方式保溫性更好。
在資本市場上,建築節能板塊的投資機會大致被細分為三類:一是建築新能源,涉及該領域的上市公司主要為光伏玻璃和幕牆生產企業,如生產光伏玻璃的南玻A、金晶科技、新華光、耀皮玻璃、彩虹股份和生產玻璃幕牆的方大A、中航三鑫;二是環保節能型的建築材料,新型牆體材料製造企業如北新建材、煙台萬華、紅寶麗,保溫材料製造者海螺型材,化工新材料製造企業雙良股份;三是智慧建築設計或節能系統設計,如同方股份和泰豪科技。
私募資金 找尋未來新星
隨著今年7月政府撥款100億元啟動160億元建築節能市場,7月6日建設部、財政部同時發布《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城市示範實施方案》和《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的實施方案》,業內人士認為建築節能領域中的公司必將從中收益,尤其是保溫材料供應商、太陽能企業和節能燈具製造商。
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緊盯建築節能領域。北京佩爾優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2月就獲得了青雲創投旗下「中國環保基金」的百萬美元投資,2007年6月又獲得了來自獲西門子創投(SVC)的第二輪創投投資。此外,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英碩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挪寶新能源集團、惠德時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主攻建築節能領域的企業也紛紛獲得創投資本的青睞。其中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已經與今年1月1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並創下上市7個月股價爆升2.7倍的業績。
「在建築節能方面,這幾年來我們看了太多的項目,也有不少企業希望獲得投資,其中不乏一些在某一細分領域裏做得數一數二的公司。」青雲創投合夥人張立輝指出,「比如在建築材料方面做輕體磚的公司,還有做太陽能光照系統、水處理系統以及空調變頻技術的公司等等,但我們在投資時非常謹慎,一般會站在產品和服務對用戶來說是否價值最大化的角度,優中選優來進行投資。」目前青雲創投已經投資的企業做綜合節能技術與服務的比較多,因為它們為用戶提供的節能效率更高,一般可以達到40%~80%,而普通的單個節能專案往往低於這個數字。
張立輝表示,目前中國在建築節能領域有很多先進技術,但作為投資人,更看重商業模式,技術強但商業化應用價值不高或有限的公司就不會去投,「不過這並不是說這些技術或者企業不好或者沒有投資的必要。建築節能是一個整體概念,從整體設計,到建築材料,到每一件物品及每個人的使用等等,每個方面或細節都需要節能環保的概念或意識融匯其中。但從投資人的角度,我們更偏愛那些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核心技術、優質客戶及穩定現金流的企業。」
技術服務合一 易獲資金
據瞭解,目前大陸建築節能領域以單一細分行業,如變頻技術、節能燈、輕體磚等為發展方向的企業獲得風險投資機構投資的還比較少,相反以綜合節能技術與服務為主的企業獲得投資的機率會高很多。
以佩爾優科技有限公司為例,作為中國目前先進的水蓄冷技術提供商和中央空調水蓄冷解決方案提供商,佩爾優早已實現向合同能源管理(EMC)的商務模式轉型,從事各種建築物的綜合節能工程及各類工業企業的綜合節能改造工程。
而今年8月獲得青雲創投2500萬美元投資的上海挪寶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也是綜合節能的典型案例。該公司主要提供地源熱泵技術與服務,將建築中的製冷、制熱、熱水供應系統整合起來,不僅減少了燃油燃氣的使用,熱水供應系統也不再需要鍋爐房等大型設備,一切問題僅需幾台或十幾台對開門冰箱大小般的機器組合起來便可輕鬆解決,而整體節能效率據稱可高達75%。目前,不少大型酒店、連鎖集團、辦公樓、醫院等都已成為了上海挪寶的客戶。據上海挪寶創始人孫國平透露,2008年上海挪寶淨利潤2000萬元,今年預計利潤達到1億元,成長5倍。
由此看來,企業若想得到投資機構的青睞,還必須在提高整體節能效率及消費者商用價值最大化上下工夫。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