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台陸客總旅次直逼90萬人,遠超過開放當初預設80萬人的目標,不過陸客來台的商機,經濟部商業發展研究院推估,實際金額大概只有169億台幣,中間有131億元的落差。
商業發展研究院2日以「掌握陸客加值要領,實現龐大潛在商機」為主題召開記者會,副院長杜紫宸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他們找了28位導遊訪談,再加上實際觀察122位陸客的購物行為,做出這項推估資料。
商業發展研究院昨公布調查研究,推翻觀光局預設陸客觀光團收益可達300億元的目標,商研院推估今年只有169億元。
主要原因是,觀光局是以今年初對約400名來台陸客進行消費行為問卷調查後推估得來;商研院則是透過實地觀察、深度訪談後得到研究成果。
陸客來台 人數比預期多
陸客來台消費雖然比原先預期要低,不過商研院認為,如果改變低價競爭搶客的現狀,設法提高陸客來台體驗的滿意度以及對台經濟的加值,應該還有成長空間。
商研院指出,根據觀光局統計,今年1到10月抵台旅客353萬人次,在金融海嘯影響下,全世界旅客平均降低7%,但是台灣不降反升,比去年增加12個百分點,主要的原是因為來台陸客高達76萬,比去年增加近2倍,估計今年陸客人數逼近90萬,遠超過預設的80萬人目標,陸客數量直逼日本客。
陸客消費比預期少
不過商業研究院針對帶團的地陪訪談,以及實際跟訪陸客團調查,發現問題出在,陸客來台消費其實要比原先預期來得低!
商研院調查發現陸客對台觀感還是停留在要看阿里山、日月潭、買茶葉、吃蚵仔煎,在每日人均60美元的接待待遇下,扣除旅行社抽傭,只能住無星級旅館,吃大桌菜,逛了一圈台灣回大陸,還覺得阿里山也不怎麼樣,台灣人吃住也不怎麼好的錯誤印象。
商研院副院長杜紫宸說,一定要設法提高陸客來台體驗的滿意度以及對台經濟的加值。「我們希望能夠提高大陸到台灣觀光客的滿意度,同時對台灣的經濟的消費加值。」
人均消費3.5萬 約預期6成
商研院說,今年來台陸客雖直逼90萬人,但每人來台一趟的花費非原先預估的6萬2000元,而是只有3萬5000元。
商研院研究人員李竺姮說:「觀光局預估,從去年來看,每人停留8天7夜計算,平均一個人一天花在住宿、交通或行程飲食上面,大概是95美元。根據兩岸官方協議,每日團費不能低於60美元,實際上觀察,跟導遊訪談過程當中,市場行情其實只有35美元,這是落差最大的地方。第二個地方,就是購物消費的部分。」
旅館、交通費少1.4萬元
主要落差顯現在旅館費、交通費的接待費用未達預估的2萬2000元,而是只有8000元;還有購買旅遊紀念品、購物消費,也未達預估的3萬,只有2萬,少了1萬元,以致像紀念品只集中消費翠玉白菜等明星級商品,而單價都不超過300元,也不了解台灣各地都有名特產,連臭豆腐都會多人分吃一盤。
李竺姮表示,「現在來的陸客團,在陸方接團時比較是價格競爭導向,團費、價值都沒有辦法提升,甚至沒辦法體驗台灣優質服務的地方,所以客層區隔來講,它是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性的去選擇加值、高價、精緻的團體,這才是真正拉高我們外匯收益的一個族群。」
商研院指出,陸客來台觀光的量已經出現,但要怎麼留住陸客,刺激他們在台灣消費的慾望,創造更多的觀光收益,是業者可以掌握的商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