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大學近年擦亮教育品牌,港大、城大、科大等八所知名院校構成招收陸生主體。
香港高等教育由於發展早、國際化程度高、師資優良等優勢,近年來頻頻登上亞洲大學排行榜榜首,對大陸學生相當具吸引力。今年香港大學迎接「招收陸生10周年慶」,全校顯得一片喜氣洋洋。
委託招生時期 成效不佳
香港招收陸生,經歷過兩個階段:
一、委託招生(1998~2002)︰1998年,香港8所大學委託大陸11所重點大學代招150名學生。由於「代招」實踐到最後,往往變成各陸校把新生「推薦」給港校,除了必須顧及學生意願,港校也無法直接自我宣傳,很多陸生因此搞不懂各港校有何特色。
二、正式招生(2003至今):2003年,大陸教育部同意香港8所大學從大陸大學聯考中選拔陸生,開啟港校「正式招生」時期。當年僅限北京、上海、廣東等6個省市;目前除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西藏等6省區,其他25各省市都可分配到入讀港校名額。
與陸校聯招 須冒點風險
香港院校招收陸生,目前有三途徑:
1.列入大陸大考招生計畫內:亦即港校與所有大陸院校「聯合招生」,以大陸大學聯考成績為錄取依據;港校會特別要求外語成績,英語須120分以上。
能夠與陸校聯招的港校,可想而知實力必定不惡,且皆招收頂尖學生。這也是港校招收陸生的初衷。不過,「與陸校聯招」其實對港校和陸生都有風險。由於大陸大考只能選填一校一院系,陸生填志願時,只能從港校、北大、清大、復旦等學校中擇一就讀,但港校距離遠、開銷大(學費每年約八萬港幣),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不見得讀得起。目前僅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和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採用此途徑。
單考單招 最多港校採用
2.單考單招:陸生持大陸大考分數申請港校,各校單獨考試(通常是英語面試)、單獨招生。由於香港就業機會多、薪資高,參加香港各大學自行招生的陸生人數不少,以2008年為例,香港大學就從一萬多人中選擇700人面試,競爭相當激烈。
目前香港由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八所高等教育院校,就有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以及嶺南大學等六校,私立學校有香港演藝學校、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珠海學院等四校採取單考單招。只要面試時間不撞期,陸生都可自行選擇申請。
此外,澳門各大學一律採取單獨招生制,目前在大陸招生範圍達25個省區。陸生必須以大陸大學聯考成績申請澳門學校:一本線可報讀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和旅遊學院,二本線可報讀澳門科技和澳門鏡湖護理兩所學校。
報考A-Level 頗有難度
3.與港生競爭:最後一種方式是,與香港當地學生一樣,報考香港評核局的A-Level公開考試,又稱香港高等程度會考。A-Level成績除了可以申請香港院校之外,還可申請英聯邦國家大學。
A-Level屬於國際性教育體系,有別於大陸傳統高中,陸生首先須適應考制。一般說來A-Level頗有難度。
綜而言之,目前香港八所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中大和城大)構成香港招收陸生的主體,篩選陸生逐漸細緻,除了考慮大陸聯考成績,還加入綜合評量。今年北京文科狀元落選港大,校方表示該生「英語程度待考慮」,即為一例。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