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到大陸讀書,因為台灣不採認大陸學歷,而影響到回台就業機會,近來,教育部決定將採認大陸41所985工程大學學歷,如獲立法院通過,明年秋季,部分台生大陸學歷就會獲得承認,而兩岸MOU即將簽署及未來ECFA效應,具有大陸工作經驗或是具大陸學歷的人才會比較吃香嗎?工作機會會增加嗎?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分析,由於兩岸頻繁的交流合作,上班族對前進大陸工作更為積極,可預期的是在MOU簽署後,金融界從業人員會更加蠢蠢欲動,影響範圍更將從中高階主管延伸至基層從業人員。尤其是工商業服務認為赴陸取經對於自身就業程度幫助較其它產業高。
大陸學歷台幹 對台企有幫助
何啟聖分析,教育界過去受到學歷認證限制,因此無法到大陸取經,在開放之後可望廣納教育人才,為學術交流激盪出火花。而在民間企業部分,國內產業西進屬傳產製造業和資訊科技大廠最多,企業進行市場佈局尤重熟知兩岸事務、具大陸人脈、經驗的人才,因此,有大陸學歷和經驗的台幹,對企業融合在地文化大有幫助。
其實,目前台生的人數有限,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認為影響有限,他指出,根據大陸統計局統計去年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取得大學以上正式學位人數為1萬4907人,若再增加2008-2009年3000人來說,總計有大陸學歷者不會超過1萬8千人。
另外,再加上現行政府採認大陸學歷的標準,扣掉近5成唸的是中西醫、扣掉兼職者和已經在大陸就業者,他預估,僅不到1千人會回台灣學歷認證。
陳正騰說,西進大陸取經的上班族多半著眼於大陸市場,不一定會回台發展。他舉例,2000年取得大陸學歷的台生留在大陸就業為2成,不過,到了2008年留在大陸與返台的比例則各佔一半,因此除非是要考公職,否則初期來看對台灣職場的影響相當有限。
熟悉兩岸文化 企業進用
正在武漢大學攻讀醫學博士的泰宗生物科技經理胡治明認為,對於台灣是否採認大陸醫科學歷對於他沒有太大影響,他坦言,10年前就看好大陸經濟成長潛力,將接連帶動醫療產業發展,所以他前往唸書是為未來前往大陸執業做準備。身兼學生及主管角色,胡治明說,大陸學歷對他的確有加分效果,尤其對於有意到大陸拓展事業據點的公司來說,擁有大陸學經歷背景的員工絕對是公司選才優先考量的對象。
據了解,這次符合認證學校的名單大概有5千人,這些人是否將衝擊台灣人力市場。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有4成2的企業願意進用大陸學歷員工。何啟聖總監分析,台灣許多民間企業用才時原本就不受到政府政策影響,1成2企業己有大陸學歷員工,他們給薪9成比照台灣員工,而曾經進用的企業對這群大陸學歷的台籍員工打了62分,屬優秀等級,認為可以激發員工間的良性競爭和交流,也能替公司帶來正面的刺激。
對於企業主來說,45.67%認為承認大陸學歷「是國際趨勢,有其必要性」、因「擔心大陸教學素質不佳,反對承認大陸學歷」則佔22.39%,而22.09%則為「民間企業早已認同,認為政府承不承認都沒影響」。
業界擔心大陸假學歷
根據該份調查顯示,企業進用具有大陸學歷的台籍員工以「熟悉兩岸文化」、「借重大陸人脈、經驗」與「因公司產業職務需求」為三大主要原因。
不過業界也擔心假學歷防不勝防,加上專業學習的培養過程以大中國為背景,對於根留台灣的本土企業或是小型公司而言,大陸學歷所能發揮的效果就十分有限。
礙於台灣企業對大陸學制了解有限,何啟聖建議,政府在正式開放大陸學歷認證之時,政府需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尤其是學歷證書的真偽辨別,避免人力市場混亂。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