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有點「毒」?這幾天,很多中國人放下手中的統一、農夫山泉飲料瓶,不無煩躁地觀看一幕叫做「砒霜門」(即飲品中「砷超標」)的事件。
先是海口市工商局發出消費警示稱,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3個批次飲料總砷含量超標。接著統一方面即強硬表態,並公示了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北京)、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和SGS分別出具的檢驗報告,報告結果顯示合格。此前,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也堅決地表示,農夫山泉所有產品均符合標準,並將矛頭直指工商部門,痛訴該公司經銷商曾受到當地工商的威脅。而海南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負責人回應表示,砷含量超標檢測符合正規檢測程序,並表示可對檢測結果負責。
「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裸泳者如果是企業,那未免又是一次保障食品安全的良機;如果是工商,則其說法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需要正視,同時也又一次讓人深思權力與社會、資本、經濟環境之關係。每一種指向都這麼重大,所以我們希望此事件最終可以擁有一個真相,使消費者可以擁有一些信心--也許是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也許是對一些部門行政品格的信心。
(摘錄《新聞晨報》2009-12-2,)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