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強鼎立的新竹縣長選戰,在張碧琴樁腳疑似賄選遭押後,票源走向恐更加複雜。因為退出國民黨參選的張碧琴,始終訴求遭受迫害,如今「這一刀補下去」,很可能激化「悲情牌」,選票流動難料。

檢調前天大動作搜索張碧琴競選總部,帶回四十三名樁腳及收賄選民,最後新竹地方法院裁定收押三名樁腳;消息傳出,引發外界好奇原先三強鼎立的局面,是否會因此轉化成藍、綠對決,衝擊民進黨佈局。對此,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語帶保留的說,截至目前,還看不到跡象,但「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民進黨宣稱,就技術面來看,張碧琴賄選事件,只會加劇國民黨互咬內鬨的嚴重性,不僅國民黨形象受損、壞了邱鏡淳選情,涉嫌賄選的張碧琴更深受其害,唯一「獲利」的當然是彭紹瑾。

表面上,賄選對候選人是負面衝擊;但張碧琴從退黨參選以來,始終打著遭受國民黨迫害的大旗,近期更暗示「競選總部將被搜索」,如今「預言成真」,不僅會讓部分原先支持邱鏡淳的選民,在同情心使然下,把票轉給張碧琴;相同道理,換到有意支持彭紹瑾的淺綠支持者,當然也可能因此改變心意。

新竹縣的藍、綠版圖約七比三,在「兩強一中」格局下,如果張碧琴票源往藍綠兩邊跑,得利者恐是邱鏡淳;因此,這陣子以來,綠營小心操作與邱、張兩人對壘的「戲份」,加上彭紹瑾緩步趨上的選情,讓綠營一度頗看好彭的選情。

對藍綠兩大黨而言,搜索張碧琴總部是一刀兩刃,因為,這固然可能重創張碧琴形象與動員,卻催化悲情牌的揮灑,選舉進入最後倒數,發生重大變數,藍綠估票都沒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