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函組成要素,「人事時地物」得一應俱全,且內容要真中帶假,讓不知情的民眾信以為真、稍有常識者弄假成真,透過夾報或網路散發,其實就是選舉奧步。
黑函出手,無論是當事者或被害者,緊接著就要哭天搶地地澄清事不關己,不管是賭咒發誓或當著神明斬雞頭,就是要持續炒作黑函事件,讓對手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
黑函素材則從祖宗八代到婚外情、逃漏稅、小學作弊,全都可以拿來炒,在選戰的超嚴苛檢驗裡,所有候選人不管學歷高低,幾乎都是變成道德有瑕疵、品德有缺損,該去重修公民與道德的問題學生。
黑函裡什麼都有,但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競選廣告應載明刊登者姓名」,以示負責,黑函通常付之闕如,也才會出現黑函一出手,各選將都忙著撇清的情景。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