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在伊拉克實施過的「以進為退」策略,似乎已搬到阿富汗。果真如此,恐怕是歐巴馬對阿富汗戰略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好姑且一試。然而「以進為退」策略在伊拉克也不過收效於一時,並未完全解決問題。何況阿富汗不是伊拉克,拿治頭痛的藥治腹瀉,治得好嗎?
美方的伊拉克策略大致上是先短期增兵,用重兵維護安全,分化伊境的游擊武力,孤立極端恐怖組織,同時積極訓練、組織政府安全部隊,漸次取代美軍。另一方面,則促成伊國各派系和解,舉行公正選舉,使伊拉克表面看來有一個穩定的民主政府,為美軍撤離製造有利條件,然後分批撤軍。
在阿富汗,歐巴馬也想短期增兵,並敦促其他「盟國」增兵,但塔里班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塔里班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什圖族的支持,美方難以將其削弱孤立。
至於積極訓練、組織政府的安全部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著,伊拉克曾經有過戰鬥力不弱的軍隊,在美軍入侵之後遭解散,美國發現這是大錯,號召他們加入政府安全部隊,有了這個底子就容易訓練組織。
而在阿富汗呢?美國內部的評估都認定,阿富汗的安全部隊中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會開小差,徵集來的人只是在混飯吃。且不說這些兵員,最傷腦筋的是阿富汗社會文化水平太低,要有能力、有專業水準的團隊領導,才能建立安全部隊,而養成這樣一批專業軍官,短期內是辦不到的。歐巴馬計劃在一年半後分批撤軍,將維安任務移交給阿富汗軍警,豈非異想天開?
然後是政治和解。伊拉克三股勢力是什葉派、遜尼派與庫德族。庫德族已在伊國北部另立中央,這是美國及伊拉克政府所妥協並承認的,剩下兩派在哈珊時代是遜尼派主政,現在則是人數較多的什葉派佔優勢,基本上遜尼派已承認自己是老二,所以選舉後仍能順利妥協而組成政府。
但阿富汗呢?普什圖族占人口優勢,塔吉克族及烏茲別克族則居劣勢,而塔里班是普什圖族的組織,當年美軍利用阿富汗北部的軍閥擊敗塔里班,而他們是塔吉克及烏茲別克族,試問如何政治和解?
至於舉辦公正選舉、組成民主政府,伊拉克的選舉雖非完美,但各族人民投他們候選人的票,政府沒有主導操控,過程尚稱公平,組成的聯合政府迄今仍算穩定。
阿富汗呢?最近的總統選舉可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主持選務者舞弊,反對派不承認選舉結果的合法性,而美國也無可奈何,只得勉強承認貪汙腐化的卡札政權。這個政權能替美國治理阿富汗嗎?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