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研院等單位出席國際氣候變遷會議遭受改名為中國新竹,引起國人不少關切,尤其正逢縣長改選,格外敏感。反對黨起而批判,外交部亦出面回應已去函主辦單位協調云云。其實,上述單位參與此一會議是以NGO(非政府組織)身分,維持台灣尊嚴是全民共識,但以政府名義出面,反坐實台灣以政府力量涉入NGO,恐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筆者擔任前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台北分會理事長,去年亦曾經歷類似事情,也許可供參考。
IEEE會員超過三十萬人,是世界最大的專業學會組織。為推動其運作,全世界共成立了超過三百個分會,台北分會是其中一個,會員約三千餘人;中國則有七、八個分會,總人數比我們多,實力不見得比台灣強,但因為中國之崛起,許多會議會在中國舉行,因此台灣會員出席這些會議的名稱,自然會引起中國部分官員關切,並有會員因此向IEEE提議,將台灣會員參加時的國名改為Taiwan, China,即中國台灣。
IEEE主席對兩岸情形並不陌生,知道其敏感性,因此在討論此案前先來函詢問,並建議以Chinese Taipei取代是否可行。本人知道此事對維持台灣尊嚴十分重要,乃立即徵詢會員意見,三天後正式回信,要求維持名稱是中華民國台灣或是簡稱台灣,其中主要述明理由有四:
一、清楚表達改名後會造成會員嚴重流失,損害的是IEEE的利益。我們清楚說明台灣會員的立場,除了中華民國台灣或是簡稱台灣,其他名稱都不支持。台灣在電機電子領域參與多年貢獻良多,政府也一直大力支持相關活動,改名會造成會員流失,而且在政府補助方面也會造成困難,使得會員發表論文或參與會議受到不利影響,這絕對不符合IEEE的利益。
二、強調學會的學術性與專業性,不必也不宜與政治混淆。以學會而言,會員加入是因為專業的興趣,而會員的國名欄只是其聯絡地址的一部分。IEEE自許是專業學會,那應該看的是論文內容的專業性,不必也不能去干涉會員的地址,改變地址會無謂造成聯繫的延誤。況且會員並不代表政治團體,這與聯合國是以國家或政府來組成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
三、從歷史及人權的角度,剖析學會介入政治爭議的不智。對歐美人士而言,東西德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模式,而且他們傳統上即以重視人權自豪。因此我們先舉兩德為例,IEEE對西德及東德分別稱BRD(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亦即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及DDR(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亦即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兩者是對等的。單對台灣會員要求改名形同是歧視,並不符他們的普世價值。
四、借中國共產黨高層的話,來降低中國官員言語的可信度。去年恰逢國民黨主席剛到大陸與共產黨主席見面,依香港中國郵報報導,胡錦濤主席說要給台灣合理參與國際事務的空間,言猶在耳。因此這些自稱中國官員向IEEE反應的意見,並不見得代表共產黨高層的意見。如果真的這要成為議題,那麼也該由兩岸自行去討論,不需要IEEE越俎代庖。
兩個月後越俎代庖理事(BoD)開會,從其網站可以看出決議內容:「IEEE及其各組織不應該批准(ratify)或附署(endorse)相關一個中國這種政治立場陳述的主張」。顯示我們的說法有受到重視,台灣國名尊嚴獲得確保。
因此,對於此次國際會議,工研院等是以非政府組織的名義參與,那就應該訴諸非政治的層面,政府最好不要出面。而在與NGO交涉時,也要設身處地,站在該組織的立場,從NGO成立時是非政治的、是學術的、專業的觀點切入,說服其接受使用台灣名稱是最佳策略,可能才會比較有效。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前IEEE台北分會理事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