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先後重申今年將維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立場,但包括譚雅玲及黃益平等大陸學者仍認為,今年大陸政府的貨幣政策仍然有可能趨緊,其解讀與官方說法明顯不同。

MG金融集團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今年大陸的貨幣政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國內外的情勢進行變化。

譚雅玲認為,雖然目前人行的貨幣政策基調是適度寬鬆,但今年內仍有可能由適度寬鬆變為從緊。她指出,由外部來看,未來美元貶值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如此,則大宗商品的價格勢必上漲。而大陸今年的通膨控制目標是在3%左右,這將面臨輸入型通膨的嚴峻考驗,也讓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面臨巨大壓力。

另外,從內部來看,譚雅玲表示,目前大陸的農業在總體發展上相較於工業發展仍顯得不夠均衡,在產業發展相對弱勢的情況下,未來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仍然不小,內部通膨的問題仍然有待解決。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則表示,事實上人行的貨幣政策已經在作調整了。

他舉例指出,人行最近兩次調整存款準備率,其實已經說明了大陸的貨幣政策調整已經開始了,但為避免市場過度反應,使得人行及大陸相關部門不便在這方面公開表態。

黃益平解釋,所謂的緊縮與寬鬆其實只是一個相對程度的問題,例如由非常寬鬆轉變為適度寬鬆,這就是一個趨緊的過程,只是官方的認定仍然是寬鬆,而外界的理解則已經是變緊了。

不過,黃益平也強調,目前貨幣政策轉緊的程度還不算太大,也就是還沒有到大幅緊縮的時候。

至於有關未來人民幣應否升值的問題,譚雅玲表示,人民幣升值與否應該考量人民幣本身的狀況,而不應受外界輿論的影響。因為,無論從外匯制度、貨幣特性,以及中、美兩國情勢來看,人民幣都不應為了升值而與美元掛勾。由過去所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及去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來看,都可以發現人民幣的穩定,有益於全球經濟的穩定,人民幣的升值與否議題應由中國就其自身情況來加以考量,不應受到外界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