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人民幣後續升值話題,彭博社報導指出,紐約大學教授的羅比尼稱,由於全球經濟展望「非常謹慎」(super cautious),人民幣未來12個月的升幅在中國控制下,升幅不會超過4%。
羅比尼說,中國央行最快將在第2季中止釘住美元政策,允許一次性升值2%,往後一年再允其上漲1-2%。
據了解,羅比尼的預測較為保守,根據彭博社自己的預估,人民幣未來一年可能升值5%至6.50兌1美元。
羅比尼接受訪問時說:「這回的升幅會低於2005年,當時的環境可說一切順暢。」「他們可能象徵性地升值,目前全世界在各方面依舊烏雲罩頂,他們將會超級謹慎。」
同時,人民幣與IMF特別提款權的議題,再掀起各界對人民幣是否能自由化的討論。日本《產經新聞》指,中國政府正大力推動其在2015年前,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的組成貨幣。不過北京推動這項構想,須克服一些障礙,例如放鬆資本管制,而美國可能藉機要求大陸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人行在去年6月底公布的2009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便呼籲國際貨幣基金應集中管理會員國的部分外匯存底,並且創造與主權國家脫鉤的國際儲備貨幣。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國際金融機構發出改革呼聲,除了周小川之外,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也稱,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應在全球金融體系改革過程中取得更大的發言權;財務部長謝旭人則表示,中國支持建立東亞區域外匯儲備,並願增加在IMF等國際金融機構的資本規模。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