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以來,大陸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遭遇持續乾旱,部分地區降水比往年劇降7至9成,主要河流流量創新低。連續三季乾旱使雲貴一帶遭遇百年特大乾旱,受旱耕地面積達9215萬畝。罕見的乾旱凸顯年久失修的水利系統須迅速改善。
新華網報導,西南地區向來雨量豐沛,貴州省綏陽縣57歲農民田應國守著乾裂半年的田地愁眉不展,因他的6畝田全部是看天田。水井、山塘都已乾枯,再不下雨,菸葉、馬鈴薯、水稻等作物都大受影響。
中央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統計,目前大陸耕地受旱面積的86%、因旱飲水困難人口的75%集中在西南地區。截至3月10日,大陸耕地受旱面積已達9215萬畝;有1828萬人、114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多年同期平均值為764萬人、494萬頭)。
江河縱橫交錯的西南地區是大陸水資源豐富地區,但降水分布不均、複雜地形和脆弱水生態環境,使西南地區面臨嚴峻水資源挑戰。遵義市是貴州省水利化程度較高地區,但全市14個縣已有6縣城、202個鄉鎮不能正常供水,市水利局副局長李書江表示,當地不僅嚴重缺乏大中型水利設施,一些縣城供水工程漏水率高逾50%,數萬座上世紀50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庫早已報廢。
極端天氣和水利建設不足對大陸糧食安全構成新威脅。截至2007年底,大陸水庫約8.7萬座,其中病險水庫(有安全隱憂的水庫)約3.7萬座,占總數42.5%。
大陸西南5省糧食產量約占全國16%,做好水利建設是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李書江指出,水資源安全已成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瓶頸之一,這場大乾旱警示須加速中小型水利工程和灌溉工程,改變靠天吃飯現狀。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