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刑事遭拘留的台商,連家屬都不知道他們被關押何處。(新華社)
▼郭山輝當選台企聯第二任會長。(台企聯‧中國台灣網)
▲郭山輝當選後花了兩周時間拜訪各地台協,了解台商關心的議題。(記者陳思豪攝)

 第二任,但卻是第一位由選舉產生的台企聯會長!擺在郭山輝面前的就是:改革、改變,而他自己也清楚認識到:「理智的,希望台企聯改變的會員把票投給我。」4月17日當選後的兩周,郭山輝幾乎跑遍了大陸111個地方台協,希望爭取他們支持即將進行的改革行動。

 以下是郭山輝當選台企聯會長後首次接受《旺報》專訪的內容。

 擴大參與 嚴密組織

 問 對於第一位經選舉產生的台企聯會長來說,一方面代表你在台商圈中有代表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台商對你有所期望。

 答 我瞭解。台企聯是大陸全國性組織,對於台企聯的代表性,可以寬鬆些,以便讓更多的台商都能參與,但是組織必須嚴密,對台商的服務要更有效率;這部分的想法,我已經與有關領導溝通過,他們都表示支持。

 我希望大中小型台商都加入台企聯,未來甚至可以容納行業別的台商加入。不過,以前企業都是以企業代表的名義加入,未來則必須先加入地方台協,然後再由地方台協報給台企聯。

 為落實分層負責,5月15日召開的台企聯常務副會長會議也決定,將各地台協劃分成九個區域,分別由九位常務副會長負責整合日常事務。

 除了區域劃分外,台企聯還新設五個功能委員會,例如智庫委員會由葉宏燈(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負責、轉型升級委員會由葉春榮(東莞台商會長)負責;還有慈善公益委員會則專門負責救災及回饋社會。

 台企聯還成立駐京辦,由林清發(北京台商會長)擔任召集人,為台商在北京跑批文、集資,將來如果有獲利,還可以將盈餘充作台企聯經費。

 成立智庫 維護台商權益

 問 《旺報》在你就任的第二天(5月15日)發表社評,呼籲台企聯成立專門委員會,以全面掌握台商的總體營運課題,提供兩岸當局作為決策參考,對此,你的看法是?還有,對於大陸政策的解讀,如中部崛起、新疆大開發、十二五規畫等,是否也是智庫應該研究的課題?

 答 智庫第一優先要研究的課題應該是有關台商權益,像刑事拘留、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兩年前,連富士康也遭到大陸企業(指比亞迪)竊取智財權,我在東莞更是聽到太多智財權被竊的案子。像這類問題,台企聯就會找專家研究,向政府提出改善建議。

 當然,智庫第二個優先的研究重點就是政策解讀,像十一五規畫的保增長、擴內需,有九大產業是受到政府補助的,我研讀得很詳細,未來的十二五規畫也是一樣。

 不過,對於外界詢問台企聯是否會像電電公會一樣定期發表報告,我認為既然已經有人做了,台企聯智庫就不需要重覆。

 此外,我政見裡提到的馬上辦中心,原本要在6月1日成立,但因為準備不及,將延到6月中旬或月底成立。

 問 這兩年以來,大陸投資環境出現許多變化,你看到台商在經營上所遭遇的問題是什麼?

 答 十年前,台商在大陸是做製造,現在開始做通路,不過大陸企業已經崛起,而且具有與台商一搏的實力。這對台商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此,台企聯成立由葉春榮負責的轉型升級委員會。

 問 台商最關心人身安全,國台辦、人大今年初以來即針對這個問題到大陸各地調研。

 答 每次的調研活動,我都參與,從北京到省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視,只是在執行上有時有偏差;此外,台商對於台商保護法及其細則也很少深入瞭解,以致失去依法保護自己權益的機會。

 內銷 要一人兼三職

 問 你提到轉型的問題,可以談你自己企業的轉型經驗嗎?

 答 從出口到內銷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做內銷要一人身兼三職,要做通路、要做財務規畫、要培養人才,這種要求跟外銷完全不同。

 對於做內銷,我的經驗是要有耐心,不可急躁,要一步一腳印。第二,產品定位非常重要,依照台商的所長,可以攻大陸的中級市場,放棄低階市場。第三,行銷模式要創新,像我在大陸行銷撞球杆,首先是代理英美知名品牌,藉此拉抬自有品牌,這也使得自有品牌在大陸有不錯的銷售業績。

 富士康事件 是媒體效應

 問 富士康員工的連續跳樓事件讓我們瞭解到員工管理的重要性,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答 我覺得主要還是媒體造成的感染效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跳樓都是17、18歲的年輕人,大陸工人現在基本上都比較年輕,離鄉背井,心裡上比較不穩定,容易受到周遭氣氛的感染,會衝動,做出一些令人想不到的事情。

 不過,如果沒有媒體的渲染,跳樓事件發生的周期也不會越來越頻繁。1月1件、3月3件、4月2件、5月一下子發生6件,而且是25、26日接連發生,之前是隔周才發生一件。頻率越來越高,而且就在這幾個月持續發生,因此大家都認為背後有媒體的感染。

 媒體越報導,大家越知道,跳的人就越多,就像催化劑一樣。

 (文轉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