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HK)」5月3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落幕,今年共有來自29個國家逾150間畫廊參展,提供藝術家、畫廊、策展人、藝評者、藏家及藝術愛好者一場為期四天的交流盛會。
過去五年來,中國藝術市場大幅成長。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向來是東西方之間的門戶。其中香港對於進口及藝術品的特殊免稅政策活絡了藝術市場;國際拍賣公司如蘇富比、佳士得也在這個東方之珠設立據點。
ART HK是國際當代藝術在亞洲展出的重要平台,也是亞洲藝術市場的催化劑之一。隨著展會規模及參觀人數逐年遞增,展覽總監Magnus Renfrew表示:「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不僅吸引諸多一流畫廊聯合展出,更致力於催生大眾對藝術及文化的濃厚興趣,推動香港躍升成為亞洲文化重鎮。」
本次參展的國際重量級畫廊包括英國的白立方畫廊與美國的高古軒畫廊等,台灣則有五間藝廊報名參展。為了不讓資深藝廊專美於前,大會也提供成立不到五年的新興藝廊參展機會。此次展品售價由數千至數百萬美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有許多國際藝壇巨擘於展覽期間與會,如村上隆、古根漢博物館亞洲藝術資深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英國泰納獎1994年得主Antony Gormley、電影導演Baz Luhrmann等。大會同時召集了國際藝術家舉辦個人展:英國Damien Hirst、日本奈良美智、以色列Gideon Rubin與Aya Ben Ron、澳洲Susan Norrie、中國藝術家劉野、台灣藝術家李明維等。
展覽項目除了常見的繪畫及雕塑,並推出實驗藝術、錄像及裝置作品。此外另舉辦藝術論壇與座談會,由策展人、藝術家及知名藏家主講。同一時間大會亦與民政事務局首度合辦「香港藝術周」,自1975年起舉辦至今的「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及展覽亦為藝術周期間的重頭戲之一。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