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政赤字累累,立法院審議中的公共債務法,擬大幅提高政府舉債額度,來平衡入不敷出的政府預算。稅制不改,舉債度日,不但債留子孫,惡性循環的結果,恐將影響政府債信,最後還是全民埋單。
金融海嘯,政府稅收銳減,財政更加吃緊,行政院一口氣核定新北市、台中、台南三個院轄市;台中、台南兩都首長發現升格後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並未如預期增加,台中市長胡志強率先發難,希望國立高中職學校暫緩改隸,台南縣長蘇煥智連日來也為大台南市升格後僅「淨」增加一億元補助,發出不平之鳴。
政府財政窘境,理應檢討現行軍公教免稅是否合理?資本利得是否繳稅?改革不合理的稅制,增加政府稅收。
然而行政院卻擺著稅改不做,向立法院提案修訂公共債務法,擬提高縣市政府舉債額度,提高舉債額度,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但畢竟不是治本之道。
政府的治理就像企業經營一樣,一個財務不健全的公司,本業再怎麼賺錢,股利也不可能好到那裡去。企業經營講究開源節流,政府的治理也應該是一樣的。
然而,這些年來藍綠政治人物,為了選舉竭盡所能的討好選民,大開支票,增加財政負擔,面對不公平稅制,藍綠碰都不敢碰,為平衡預算只能挖東牆補西牆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