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人口紅利的消失, 近年台資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土地、人力成本的上漲,使得以「代工」為主的台資傳統企業正面臨重重考驗。面對台商轉型困難,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文各地台辦,全面展開專題調研,試圖為決策部門尋求第一手資料,力圖協助台資轉型。
根據台辦連月來調研,用工荒將是很多台資企業經常面臨的難題,其次是台資企業並沒有出現從沿海向內地集團軍式的遷移,一些向東南亞轉移的台資企業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各地出現搶人大戰
在「代工之王」富士康接連爆發12連跳,再度凸顯了台企的困境。而分析人士稱,富士康事件敲響了台資代工生產模式轉型的歷史警鐘,「產業轉型升級」已進入不得不為的時間點。國台辦日前發文各地台辦展開調研,用工荒是很多台資企經常面臨的難題,調研結論是台商亟需轉型。
調研顯示,沿海地帶的人力成本與中西部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導致沿海地區越來越喪失勞動力的吸附優勢。「第一財經」就報導,以前,廣東比中西部工資高25%,現在幾乎沒差異。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透也透露,去年,中部地區農民工增加了617萬,西部地區增加667萬,而東部地區減少880萬。
年初一波波的缺工潮,癥結點正在於此。台資老闆各個都在喊苦,喊「招不到工人,無法開工」,甚至各地還出現了搶人大戰。轉型與轉進已經成了傳統製造型台資企業的兩條腿。台資企業藉由企業轉型、轉進內需市場、轉移生產陣地來突破困境。
以生產湯圓著稱的龍鳳食品便回台灣發展LED產業。作為大陸最大的糕點烘焙企業,年營收達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克莉絲汀也正在積極準備回台上市,且正企圖轉型成為新型健康機能食品製造商。
台資企業轉型分化
同樣,以種蘑菇起家的台商黃文廣也成功轉型為精緻農業。 黃文廣在福建南靖,投資了3500萬元創建了八閩唯一的露天咖啡觀光園。下一步,黃文廣打算在發展薰衣草農場。
此外,遷移陣地也是很多台資企業的選擇之一。目前,很多台資企業正在向西和向東南亞轉移,而前陣子剛出事的富士康,也正在積極布局大陸西部及越南,但據分析人士表示,這些新的移轉地仍欠軟硬體等配套措施,所以真要出走仍有一定難度。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