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間,安徽蕪湖市交警支隊組織的30輛「愛心護考車」將在該市10個考點疏導交通,處理突發事件。(新華社)
▲大陸迎高考防作弊,4日福建省信息化局工作人員利用便攜式頻譜監測儀在福州一考點對高考無線電作弊信號進行模擬檢測。(新華社)

 大陸的全國高考 (大學聯考)7日登場,今年報名總數是957萬多人,比去年減少約65萬人,預計錄取率會提升7個百分點,但「只要有選擇,就會有競爭」,考生仍需抗高壓。

 這已是大陸高考報名人數連續第2年出現大幅度下降。中新網及大陸各大媒體近日密集報導高考等相關訊息,並分析報名人數減少的主因在於適齡人口的減少。但是農村考生的報名人數不減反增,今年比例已達61.9%,每年平均成長1.4%。

 報考人數6年新低

 從幾個大城市的報考人數來看,今年都呈現下降趨勢,北京創下了6年來新低,只有8萬出頭,比去年少了2萬多人;上海有6.6萬人報考,是10年來最少的一屆,預計到2017年前,上海考生都將呈遞減狀態;廣東省61.5萬的考生人數,也是首次下降。

 據預測,隨著大陸計畫生育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今後幾年內的考生人數持續下滑將是必然趨勢。

 預估657萬人上榜

 今年預計錄取657萬大學新鮮人,比原計畫增加,加上報名人數減少,中國教育部預計平均錄取率會增加7%。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陸高考的壓力有所降低。「中國青年報」報導大陸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幹表示,這純粹是一種理想化的想法,高考是全國統一的選拔性考試,「只要有選拔,就會有競爭」。

 「楚天金報」報導武漢一位高中校長表示,錄取率提高代表學生「讀大學」更容易了,但讀「好大學」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