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大考到來,由於近年來報名人數漸減,如何在激烈的「搶學生大戰」中掌握先機,各大學紛紛出招。
招式一 校園開放日 主動宣傳
去年起,大陸不少大學在大考之前舉辦「校園開放日」,性質類似招生說明會,可以更生動地宣傳校園特色,時間多半在五月至七月。
今年舉辦第三屆校園開放日的汕頭大學,就是以理學院「牛頓的挑戰」活動吸引不少參觀者。「牛頓的挑戰」是該校為迎接英國劍橋大學致贈的知名「牛頓蘋果樹」,所舉辦的「牛頓蘋果樹移植方案」徵集大賽;由於活動本身充滿話題和互動性,許多家長和學生也興趣盎然。
浙江大學則是對外開放紫金港校區圖書館、校史館、科技創新成果展廳、人體博物館、學生食堂及華家池校區的實驗農場等,展示浙大建校113年來的歷史傳承、學術成就和綜合實力。
復旦大學除了校園開放日,還組成「復旦名師團」,到大陸各重點中學舉辦科普講座。這支包括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在內的名師團現已達到百人規模,校長楊玉良親任團長。
北京大學今年結合實體與網路,讓北京及周邊考生能夠與北大名師面對面交流,其他地區考生和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北大招生資訊。
招式二 調整名額 增加新科系
過去大陸各大學對各省招生名額都已事先規定,是為「計畫招生」,不過多半還是會招收較多本省學生,因此常被批為「大學地方化」。近年來各校則不約而同增加內陸招生名額。
例如以復旦大學為首的上海八所直屬於教育部重點大學,日前即組團赴重慶、西安、鄭州和洛陽等四地宣傳招生。八校表示,今年招收的重慶、陝西、河南三省學生人數,將增10%以上。
有些學校則著眼於社會需求,增加新科系(大陸稱專業)。例如中國傳媒大學今年擬新增「廣告學品牌傳播」、「新媒體廣告」、「數位媒體技術與遊戲設計技術」等三科系,共200人。
北京清華大學新增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實驗班和心理學兩科系,中國人民大學新增資訊安全和傳播學兩科系,中山大學新增人力資源管理科系,北京工業大學新增食品質量與安全科系。
招式三 提高加分和獎學金
一些學校提高獎學金吸引優秀學生,也有學校以加分吸引單科優秀考生。
例如南京資訊工程大學以高達10萬元人民幣的新生獎學金,招收該省理科排名前100名、文科排名前10名,且以該校為第一志願的考生,分四年發放。
有學校以加分吸引單科優秀考生,例如南京醫科大學對某些科目特別優秀的考生,一科加5分、兩科加10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