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磺坑礦業歷史散步道保存步道,沿途有豐沛自然生態與油礦產業遺跡,文觀局推動定期導覽及生態旅遊健行,探訪在地歷史文化與風情。(縣府文觀局提供/何冠嫻苗栗傳真)

公館出磺坑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資產,苗栗縣政府推動礦業歷史散步道,規畫生態旅遊健行,探索礦場歷史人文、建築,並認識石油的生成、遷移與儲存,要從地質面向發揚出磺坑的獨特之處。

出磺坑是台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發現及開採的歷史可追溯至晚清時代。縣府文化觀光局規畫苗栗出磺坑礦業歷史散步道生態旅遊健行,邀請遊客探訪為開鑿油井而闢建的步道,見證歲月流轉以及老油井與油礦產業遺跡。

文觀局7月4日將舉辦礦業歷史散步道生態旅遊健行「走讀步道-出磺坑地質公園」,邀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林宗儀,帶領遊客或在地居民,實地走訪礦業歷史散步道,介紹石油的生成、遷移與儲存,從地質面向來了解出磺坑的獨特之處。相關活動訊息請可上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網站以及臉書社群專頁「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

文觀局說明,出磺坑石油露頭的出現,主因是背斜構造受溪流沖蝕切割所致,出磺坑背斜構造的兩翼是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互層組成,中央部位最高,兩翼向外傾斜,油氣就被封閉在背斜構造裡,人們使用油井鑽採將油氣取出利用。

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出磺坑為台灣石油產業的濫觴,也是台灣少數的石油產地之一,加上可儲存油氣的背斜構造地形,成為喜好地質構造、古生物學的朋友,最佳學習及觀察研究的朝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