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獎學金」及「華語文獎學金」(以下簡稱臺華獎)人數創新高。為鼓勵優秀外國學生來臺求學而創立的臺華獎,自93年設立以來,今年已邁入第13屆,106學年度新生說明暨歡迎會於10月2日下午舉行,來自74國、逾600名受獎生與會共襄盛舉。

由教育部、外交部及科技部所提供的臺華獎每年度皆吸引許多外國優秀學生來臺求學,申請人數逐年上升,今年達歷年新高,共有來自84國、1,490名學生獲得獎學金。

教育部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於105年推動「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以「以人為本、雙向交流、資源共享」為核心目標,計畫重點其一即為擴大雙邊青年學子交流。106學年教育部提供新南向國家的臺灣獎學金新生員額共193名,較去年的100名增加近1倍;華語文獎學金名額也自去年的63個增為82個。今年新南向國家學生獲得教育部臺華獎的新生總人數共363人,較去年增加148人。

2017臺華獎新生說明暨歡迎會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致詞發表。(圖/教育部提供)
2017臺華獎新生說明暨歡迎會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致詞發表。(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姚立德政務次長致詞時表示,配合新南向政策,教育部鼓勵國內青年學子赴東南亞及南亞地區深度歷練,同時也希望更多優秀的外國青年學子來臺留學或研習。他勉勵受獎生利用在臺留學期間,在課業之餘能與臺灣在地互動交流,未來進一步成為鍊結臺灣與各國的文化大使。

遠從海地來臺的受獎生畢諾煦(Tooly Burocher),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來臺僅兩年時間中文程度已明顯提升,甚至參加電視節目《超級紅人榜》阿兜仔擂臺賽,以富有感情的臺語歌,榮獲衛冕十週的佳績。熱愛旅遊的他,早已玩透臺灣西部景點,對各種小吃都不陌生,連大部分外國人害怕的臭豆腐也難不倒他,可以說是深度融入了臺灣生活。

另一位深愛臺灣來自日本京都的中村昌敏是教育部臺灣獎學金受獎生,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研究所,已在臺留學6年的他非常喜歡臺灣,特別是富有濃濃人情味的臺語,他甚至表示「我身上留著臺灣的血。」未來他希望留在臺灣,將個人所學及理想投入到職場,回饋這片一路上支持他的土地。

106年臺華獎歡迎會表演儀式,歡迎會中更讓舊生與新生分享經驗。(圖/教育部提供)
106年臺華獎歡迎會表演儀式,歡迎會中更讓舊生與新生分享經驗。(圖/教育部提供)

106學年度新生歡迎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說明會,盼促使新生更快了解受獎注意事項。第二部分是歡迎會,畢諾煦於歡迎會上帶來臺語歌曲「無眠」及「憨人」,並由舊生分享留臺經驗,最後安排聯歡茶會,以臺灣特色小吃招待各國駐臺使節代表、貴賓及與會學生,在輕鬆氣氛下交流,拉近彼此距離,也提前歡度中秋。

#臺華獎 #外籍生 #台灣文化 #新南向政策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