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代人才需要跨域整合創新的能力,能夠充分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這些都是大學培育學生的重要能力之一。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為了因應資訊科技社會及AI的發展趨勢,全面推動AI應用的必修課程。同時,在人文、社會、自然領域中,強調跨領域的應用,深度融入人工智慧與應用領域的課程創新,強化與產業界、社會趨勢的高度鏈結,培養產業數位轉型所需的跨域人才。
暨大通識中心主任林松柏表示,為了新生能在入學後對大學課程有初步認識,暨大從110年就規劃了「0 Plus」先修課程,涵蓋暨大各學院的專業知識與新興議題。同時,為了讓新生能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有先備知識,利用入學前的暑假進行自主學習。在0 Plus先修課程中開設了「互動音樂程式設計與創作」與「生活應用統計」。讓修課學生懂得如何運用程式語言進行音樂譜曲與演奏,以及結合統計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資料分析問題。
林松柏進一步指出,當進入大學後,每位同學在大一上學期就可以修習「資訊科技」必修課。課程包括有「基礎素養」、「AI 素養」及「領域專長」等三大類。內容則涵蓋科技發展趨勢、資訊管理、媒體文化理解與創意應用等內容。透過思維的訓練,學生將能夠掌握AI關鍵技術,並能運用於解決現實的問題。另外,必修的通識課程中,諸如跨域專業學術英文、中文思辨與表達、社會服務學習、大一體育,都充分的將最新的AI科技運用在課程中,讓AI成為日常般的存在,進而逐步內化為基本素養。
林松柏強調,為強化非理工或科技領域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暨大特別在人文、社會、自然領域課程中,規劃各領域必修至少二門的資訊科技課程。計有AI文創協作、資料科學分析、程式設計等10門以上豐富的相關課程。諸如人文領域所開設的媒體識讀與AI寫作、社會領域開設的媒體識讀與資訊整合、自然領域則是開設資料分析與視覺化。
暨大副校長曾永平表示,AI人工智慧等課程特別強調跨學科的應用,培育學生獲得運用資訊科技和生成式AI技術的同時,還能結合其他學科的知能,如人文社會、管理、科技、教育、長照護理等。分別對應到各學院的專業知識,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同時,還邀請校外學者專家組成資訊科技教育推動委員會,確保課程內涵與教學品質,共同審視各課程能夠對應並體現資訊科技內涵與時代發展趨勢。希望讓學生能在AI賦能後,兼具科技素養與人文底蘊。
暨大校長武東星指出,暨大已完成前瞻性的目標設定,將以數位與AI轉型、高齡社會轉型、綠色經濟轉型等三大面向,落實在課程方面。讓學生貼近AI科技應用的實作場域,學習具備新知與技能兼備的即戰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