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暨臺北市國際公共關係協會(TIPRA)與崑山科大共同協辦的【2024華文公關論壇】進入第二場次,轉向與產業的對話,探究公關在提升企業聲譽及永續發展策略中的關鍵角色,並促進企業與品牌的商業媒合機會。
第二場次由亞洲指標、TIPRA理事長黎榮章作為開場,分享AI趨勢下如何透過ESG數據推進公關策略,藉由金融、食品和化工產業的案例分析,可獲得三項觀察結果,一是調查環境、社會與治理不同指標在社群上的影響力;二是分析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的認知差距;三是聲譽管理的重點,危機預防更勝於永續宣傳,證明數據能為企業公關提供新解方。
驊采整合行銷總經理司沛涵以雲嘉南生態旅遊為例,指出行銷策略從過去同溫層的活動,到近三年已轉向觀光普及化,溝通對象不再僅限於鳥友與相關社團,而是面對所有民眾,將生態環境教育觸及更多利害關係人。
樂高渥克執行長郭慶輝重新梳理ESG的公關概念,提出永續行動需要找到「連結性」,比如馬拉松活動,近年發現很多人壽保險公司在響應,當中的連結性就是「健康議題」;另外一個案例是電信業者,一直以來做淨灘無人知曉,直到在偏鄉地區架設網路,將本業與大眾結合,才開始吸引更多人關注。因此永續行動若能與本業相關,更有機會與社會產生連結,是公關策略很重要的一環。
戰國策品牌長黃采媞藉由兩大產業的案例說明ESG行銷,首先是時尚服裝產業實踐「綠色時尚」,用環保永續材質製作婚紗,可帶來名人效應,引起國際品牌的關注;另一案例是協助造紙產業推動「循環經濟」,藉由規劃「紙箱迷宮」的活動,不僅扣合環保回收教育,還能創造話題性,可提升民眾參與意願。透過這些案例證實,只要做好ESG行銷,就有機會吸引國際品牌關注,進而創造更多商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