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健康管理部的搜寻结果,共10

  • 沈玉琳惊传猛爆性肝炎!医揭「诱发」关键

    沈玉琳惊传猛爆性肝炎!医揭「诱发」关键

    57岁主持人沈玉琳惊传疑似罹患猛爆性肝炎,被送往台北内湖三军总医院接受治疗,一度有消息指出他病情恶化至脑水肿并陷入昏迷。胃肠肝胆科医师说,猛爆性肝炎祸首多为肝炎,另外B型肝炎復发、饮酒过量、服用不明偏方、中草药滥用及代谢异常、熬夜、过劳等也会诱发,医师提醒,一旦出现噁心、食欲不振、异常疲倦、皮肤或小便变黄等症状更是危险警讯。

  • 1日3抽连14天 医:恐致血管瘤

    1日3抽连14天 医:恐致血管瘤

     台湾师范大学女足教练遭爆强迫选手配合研究抽血,有学生一天被抽3次血、连抽14天,更传出执行抽血者非医事人员。医师指出,非专业人员扎针,次数可能较多,若连续单点扎针3次以上,血管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出现血管瘤;医检师谴责,抽血应由专业执行,否则可能感染。

  • 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专家揭恐怖后遗症

    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专家揭恐怖后遗症

    台湾师范大学周姓女足教练被爆要求选手配合研究抽血,甚至有学生1天被抽3次血,涉违反《人体研究法》。专家指出,目前不确定受害者是1天被扎3次,还是扎1次抽3管血,假如不是专业人员,可能会增加扎针的次数。长期之下,可能如同毒瘾患者,出现下针处硬化、受伤癒合不良的问题。连续在单点扎3~5次之后,血管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会出现血管瘤。

  • 大肠镜筛检 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95%

    大肠镜筛检 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95%

     预防癌症定期健检是关键,昕新智慧诊所院长兼新光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医师 呼吁,民眾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例如大肠镜筛检、肺癌筛检等,提早发现病灶进行妥善处理,更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

  • 健检报告认真看 远离共病威胁

    健检报告认真看 远离共病威胁

     「健康是投资,不是成本」,已成琅琅上口的口号,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在于预防医学。专家提醒民眾定期做检查,务必记得自身重大疾病,熟悉自己的用药,尤其有药物过敏问题者。收到检验报告切勿丢在抽屉内,须认真看待。长辈平时也可以进行超慢跑,改善心肺功能。

  • 器官如泡糖水 血糖没控好恐洗肾

    器官如泡糖水 血糖没控好恐洗肾

     糖尿病是国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目前有超过200万名糖友,每年以2.5万人的速度增加。许多糖友会担心吃药伤肾,未遵从医嘱控糖。专家点破迷思指出,糖尿病患的器官如同蜜饯泡在糖水中,每个器官都会受损,在眼睛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在心臟会导致心肌梗塞,而肾功能也会变差,甚至得洗肾。降血糖药不会伤肾,不规律用药才伤肾。

  • 器官泡糖水 不规律用药最伤肾

    器官泡糖水 不规律用药最伤肾

     糖尿病是国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台目前有超过200万名糖友,每年以2.5万人的速度增加。许多糖友会担心吃药伤肾,未遵从医嘱控糖,专家点破迷思指出,糖尿病患的器官如同蜜饯泡在糖水中,每个器官都会受损,在眼睛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在心臟会导致心肌梗塞,而肾功能也会变差,甚至得洗肾,降血糖药不会伤肾,不规律用药才伤肾。

  • 「生医竹北健康管理中心」 提供个人化优质精准的健康服务

    「生医竹北健康管理中心」 提供个人化优质精准的健康服务

     「用心筑健康!」新竹台大分院在竹北生医院区成立「生医竹北健康管理中心」,21日由院长余忠仁、台大副校长张上淳等人剪彩开幕,并安排健康管理中心导览运用科技结合智慧医疗,为民眾提供个人化优质、精准的健康服务。

  • 健检像投资 精准预防疾病

    健检像投资 精准预防疾病

     预防胜于治疗,是现代人不可不知的重要观念,高龄化世代来临,健检需求也和过去有所不同,医师分析,脑心血管检查、癌症筛检、失智风险评估、肌少症风险评估、骨质密度检测,都是维持身体功能的重要项目。

  • 银髮族练起来 预防肌少症 减缓肺阻塞

    银髮族练起来 预防肌少症 减缓肺阻塞

     2023台湾医疗科技展在南港展览馆登场,本报和新光医院共同举办「健康达人讲座」,2日邀请新光医院胸腔内科医师林镇均主讲「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肌少症的关系」、新光医院健康管理部医疗副主任柳朋驰主讲「预防医学于健检的进阶展望」、昕新智慧诊所医师江建昌分享「21世纪合适的健检项目和AI内视镜的功效」。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