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思潮的搜寻结果,共730笔
今年适逢「马习会」10周年。2015年11月7日,「马习会」全球瞩目下,于新加坡登场。此次「马习会」源起于2013年之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其间经两年的双方折衝,我方坚持之对等、尊严之原则,无任何退让,且马总统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后,辞任党主席,总统是其唯一的身份,所以习近平与之会谈的身份当然亦为「国家主席」,而非党的「总书记」。
一年一度的全球气候变迁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在巴西开幕,未来两周全球都将聚焦于气候变迁议题。回顾10年前COP20通过了巴黎协议,希望在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摄氏2度以下,最好以1.5度为目标。如果以后者为目标,则全球必须在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
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转变,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席卷世界,这是国际格局深层结构的转变。
2025年秋,高市早苗以一种「小波折,微悬念」的方式正式当选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结束了石破茂短暂而低调的执政。这一政治转折不仅在性别政治层面具有象徵意义,更标志着日本在后安倍时代连续多任短命政权之后,试图在「乱」与「治」的临界点上重塑政治秩序,由「中道」与「保守」的平衡转向「保守」与「更保守」的结合。
近日长荣航空空服员带病执勤,返台后不幸离世的新闻,让劳权与劳动环境的议题再度浮上台面。媒体也发现长荣航空在今年更是因为劳权相关纪录,先后被开罚了288万元的罚锾。在这当中,许多事件的单次金额罚款低到仅仅两万元。虽然考量事业单位规模及情节可以加重罚款,但最高也仅150万,以长荣一年两千亿的营收来说,这样的金额显然是不痛不痒。很明显的在当前的劳动法规之下,长荣航空完全没有动机去改变现行制度。因此,笔者试图在此探讨两种对「大企业不怕罚钱」的解决方案,虽然将以长荣为案例进行探讨,但也可以作为其他产业的参考方向。
综观整起民进党高雄市长初选,会发现赖清德对林岱桦的处置,可谓手术刀一般锋利,其刀法之精准,下刀之猛烈,都堪称政坛一绝,可谓够聪明,也够狠心。
近日,华府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文章《稳定美中竞争关系》(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旨在说明两强权竞争在所难免,但要避免衝突加剧甚至战争风险,同时谈到台湾问题,认为华府应给北京「採取渐进式统一」创造「诱因」(incentive),另外对华府建议,明确放弃追求绝对胜利,承认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接受某种共存模式,以及重建高层可信沟通管道。两项建议确认两强竞逐必朝向「斗而不破」,既让美国总统川普欲打破过去全球化秩序,实践「常识革命」或「交易外交」,也让中国大陆欲寻求自身国际地位的提升,建立利于自己生存的秩序。这样的论述与赖清德政府不与中国大陆对话交流,採取纯对抗的策略截然不同。
一场主席改选,给一个死气沉沉的百年大党带来难得的生气。没有党产包袱,也没有派系纠葛,很多人都对它的重新出发抱有一定期待,我当然也非常乐意给予祝福,尤其目前处于主要竞争关系的,是一个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数决原则」的政党。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拉回民主宪政的常轨,应该是大家都乐见的发展。这里我只想藉着政党问题受到关注的时候,简单谈谈可能仍被忽略却关乎民主政治未来的问题。
曾经令国民党内建制派产生诸多疑虑的郑丽文,即将于本周上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的背景固然有许多复杂的面向,不过相较对其本人的资歷与过往发言的批评,党内更大的质疑或许是特定在选举期间所支持郑丽文的势力,特别是CK杨、张显耀、邱毅、以及特定媒体等两岸利益集团的色彩疑虑。部分人士担心郑丽文的上台会导致国民党中央为极端势力所把持,从而让过去数年所打下的中道理性路线毁于一旦。
近期民进党主席赖清德跳过党内初选民主机制,直接徵召台中市立委何欣纯、宜兰县律师林国漳、台东县立委陈莹及嘉义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进党角逐2026年地方县市长选举。此为赖清德在726、823两次政治大罢免及政治声望严重下滑情况下,又採取集权决策模式决定原先透过党内初选决定候选人模式。这不仅涉及党内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补,更象徵民进党在政党治理与权力结构上,迈向集权转型。
前联准会主席伯南克、叶伦等近50位美国跨党派知名经济学家,近日联名要求美国最高法院否决总统川普的全球关税政策。他们指出,此政策基于对全球经济的误解,贸易逆差是经济常态,并非川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所称的「非比寻常、异常的」威胁。他们强调,「对等关税非但无法处理贸易逆差,反而将对经济造成数兆美元损失,衝击遍及每一州与家庭」,这事经济学入门却深远的道理。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折腰》,故事情节虽是架空歷史,时代背景彷佛锁定在汉末三国,剧中角色的服道化非常讲究。但是有些观眾不免疑惑,男女主角大婚的场景,双方既是顶流贵族,又是帅哥美女,为何身着黑底红纹的婚服,而不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红男绿女呢?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党内政治发展,进入「双女力时代」或双核心时代吗?这个问题颇为尖锐及敏感,然这涉及国民党是否能在2026年持续赢得地方选举及2028年攻克中央执政权。郑丽文脱颖而出,战胜国民党前副主席、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及立委罗智强等五位男性候选人;并成为首位由民进党转入国民党后,再登上党魁的女性政治人物。郑能否像民进党的前总统蔡英文,也是民进党前主席一样由蓝转绿后,带领民进党赢下三届总统大选?已引起许多政治观察家广泛讨论。
立法院长韩国瑜以「隐性堰塞湖」形容台海战争、政党斗争和美国关税对台湾安全的衝击与人心的焦虑,十分贴切。不过大陆对台工作两位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王沪寧先后在大陆十一国庆酒会与台湾光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谈话,都以交流与和平为主轴,习近平强调反台独、反介入、促交流,王沪寧重申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继续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立法院长韩国瑜以「隐性堰塞湖」形容台海战争、政党斗争和美国关税对台湾安全的衝击与人心的焦虑,十分贴切。不过大陆对台工作两位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王沪寧先后在大陆十一国庆酒会与台湾光復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谈话,都以交流与和平为主轴,习近平强调反台独、反介入、促交流,王沪寧重申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继续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当中国国民党的支援者在选举造势场合高举「我是中国人」的标语,这不仅是一场政治宣示,更是台湾社会认同深刻转变的明确信号。
国民两党,都应诚实面对「不那么可爱的美国」。民进党该面对的是「不再能替选举加分,反倒可能有害」的美国。国民党该面对的,是「虽不可爱,但仍重要」的美国
中国国民党准主席郑丽文在六位候选人中,挟过半选票当选,矢言政党轮替。当选后,郑丽文随即喊出「九二共识,民族復兴」的口号,呼应马英九前总统以墨宝「世代接棒,同行致远」的勖勉。百年政党在此完成了老干新枝,接棒同行的暖心壮举,本能一起团结,携手努力前进。但当民进党重新打回「中共介选」的论调,称郑丽文当选就是中共辅选,支持政党轮替就是支持中共,如何反击压制抹红污蔑的老哏?这就是郑主席当选后的第一仗。
经过了党内的纷纷扰扰,郑丽文最终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然在选前的一番厮杀之后,随之而来的虽然是表面上大喊团结,私底下却可能有更多心结的现象。而就我们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观察,觉得不管如何,这是一个新的局势,对于国民党是如此,对于大部分的中间选民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给郑丽文更多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与说明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就下了定论,否则极可能是中了对手的反间计,还会让郑丽文在未来的任期中被刻意的定型,到时候国民党的改革势必就显得遥遥无期了。
许多人期许这次国民党党主席选举能让党内对两岸政策好好地来一场大辩论,可惜除了张亚中之外,其他候选人对这个议题没有比「遵守九二共识」更新颖或更深刻的想法,所以两岸议题在这次选举中并没有激出什么火花,当然国民党或整个社会对这个议题的理解也没有任何进步。选后,有些新世代蓝营议员提议举行两岸政策大辩论,目标是提出一个新论述,说服台湾民眾,除了民进党依美抗中的策略以外,还有其他可以维持台湾现有生活方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