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管的搜寻结果,共748笔
为满足南部科学园区员工子女教育需求,国科会推动国立高科园区附设实验高级中等学校,并于10日举办揭牌典礼;校方指出,高科实中校舍位于桥头新市镇,工程经费达27亿元,预计民国117年完工,而今年首届小一、国一生已经入学,将先借用楠梓区右昌国中教室上课;国科会也表示,未来将给高科实中最好的后盾及资源,培养孩子具备跨国竞争力。
为满足南部科学园区员工子女教育需求,国科会推动国立高科园区附设实验高级中等学校,并于10日举办揭牌典礼;校方指出,高科实中校舍位于桥头新市镇,工程经费达27亿元,预计2028年完工,而今年首届小一、国一生已经入学,将先借用楠梓区右昌国中教室上课;国科会也表示,未来将给高科实中最好的后盾及资源,培养孩子具备跨国竞争力。
国立成功大学年度盛会「成大产学创新日」11月6日于成大胜利校区旺宏馆登场,为校庆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产学创新总中心与研究发展处共同主办,结合校内外研究团队、大南方科研产业化平台、成大新创生态系及凤凰新创平台等单位,展出逾百项科研与创新成果,全面展现成大在「AI导入与智慧转型」上的实践能量与产业链结成果。
台积电中科二期新厂5日基桩工程动工,掀起七期生活圈高端住宅与商办市场一波热潮,联聚、宝玺、双橡园、陆府、精锐、丰邑、达丽等建商积极卡位。
联发科(2454)法说会后,两家美系外资陆续出具最新研究报告,整体看法趋于保守。其中一家指出,联发科如今「已无犯错空间」,第三季毛利率表现不佳可能只是开端,2026年仍存在下行风险,维持目标价1,288元与「中立」评等;另一家则认为,联发科2026年获利成长有限,在2027年大幅改善前将面临获利能力下滑挑战,将评等自「买进」下调至「中立」,12个月目标价由1,620元调降至1,400元。
台积电中科二期新厂开工倒数,A14新厂17日已向中科管理局申报开工,即将展开1.4奈米最先进制程生产线的初步建设,规划建立四座厂房,首座厂房预计2028年下半年量产,初期投入金额预计高达490亿美元(约合新台币1.5兆元),带动8,000至1万个工作机会。
台积电扩建二期新厂进度引外界关切,中科管理局29日指出,台积电规画1.4奈米制程厂,预计2028年量产,将兴建CUP设备厂、FAB晶圆厂及办公大楼3栋,中科管理局已核发3张建照。另台积电17日已申报开工,至于何时正式开工?则是相当低调。
台积电中科一期在台中设有3座厂,二期预计规画再开设4座厂,台积电提出施工前须先完成临时停车场、行政办公区等设置作业,以及水土保持等计画,须请台中市政府协助,经发局18日指出,日前已偕同台积电举行施工前跨局处协调会议,以利台积电顺利接轨年底进场施工。
有关台积电中科扩二新厂,13日由市府经发局长张峯源偕同台积电召开施工前跨局处协调会议;经发局表示,台积电公司已于今年8月27日取得中科管理局核准第1期厂房新建工程建筑执照,因此须就施工期间所需临时停车空间及行政区(工务所)设置及许可程序,厘清主管机关、申请书件及作业期程,市府将协助相关审查作业流程,并对台积电于中科园区先进制程晶圆厂即将启动建厂乐观其成,及按既定期程落实投资计画给予肯定。
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16日开幕,国科会主委吴诚文出席致词表示,台湾整体国家科技研发投入在2023年达9,000多亿元,2024年应会接近1兆元,其中,国家研发经费,产业界、民间机构占约85%,是非常重要支柱。
高雄近年公共建设不断推进,包括捷运延伸线、铁路地下化周边再开发、亚湾区智慧城市计画与多项道路、桥梁工程,带动城市面貌快速升级。这些重大建设改善交通便利性,串联产业、商圈与住宅区,吸引企业投资与人口回流,进而提升地价与房市需求。尤其捷运沿线与新兴产业园区周边,已成为置产与自住热门区域。随着建设逐步完成与营运效益显现,高雄房市可望维持长期正向发展,形成兼具居住与投资价值的双重吸引力。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导,培养一个博士,大约要投入近10年的时间,他们出于对灵活工作时间安排的向往或对继续从事科研的兴趣,会选择进入高校担任教职。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进入相对高层次的高校工作,学校实施严格的「非升即走」制度,没有达到考核指标,就会面临被降职或解聘的风险,大家只能不断「卷」论文和课题。
全球半导体巨擘辉达(NVIDIA)在北士科设立总部,因土地与规画因素出现变动,引发外界关注,民进党宜兰县立委陈俊宇再次向辉达公司抛出橄榄枝,诚挚邀请辉达重新评估将总部设于宜兰科学园区的可能性。
第11次「园县市高峰会」7日下午在新竹县举办,由新竹县长杨文科、苗栗县长锺东锦、新竹市代理市长邱臣远、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长胡世民,及台湾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李金恭共同主持,会中共提出6项新增合作提案,展现园县市共荣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力。
埃米(angstrom)时代即将来临,台积电先进制程布局马不停蹄。供应链透露,高雄将成为2奈米生产重镇,Fab22规划的五座厂区(Phase 1~5)全数投入2奈米家族生产,包含明年导入晶背供电(BSPDN)的A16制程;同时,公司也评估再增设第六厂区(P6),导入更先进的A14(1.4奈米)制程,总投资金额可望突破1.5兆元(约500亿美元),全面迈向次世代节点。
将带领高雄产业转型、起飞的护国神山台积电,兴建中的5座先进制程2奈米晶圆厂,其中的P1厂,即将在今年底前正式量产,象徵高雄正式从传统制造业与重工业都市,摇身挤进高科技行列。高雄能在这一波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重组的过程中,弯道超车,成功争取到台积电最先进的2奈米厂在高雄落地,其实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关键就在于高雄市长陈其迈的远见与坚持、以及高市府团队惊艳的效率与执行力,展现使命必达的决心。
中科管理局3日办理「中部科学园区毒性及关注化学物质灾害防救(含疏散避难)演练」,模拟后里区发生地震,后里园区部分厂房建筑受损并启动人员疏散;不明人士于震后復原期间,利用绑装汽油弹之无人机衝撞厂房酿火灾,演练充分展现无人机飞行与反制流程验证、复合式灾害应变、安全联防体系运作3大成果。
外界担忧美国若与台湾晶片产能「五五分」,台积电在台设厂计画恐生变。南科管理局表示,嘉义科学园区兴建先进封装厂AP7厂P1厂预计11月1日正式「成厂」,P2厂建置「一切照常」;中科管理局强调,所有计画都没变动,包括建厂期程等均按部就班进行中。
台积电嘉义封装厂昨(1日)进行装机作业时,疑似未进行通电确认,犯了低级错误,导致1名工人遭2万伏特高压电击,右边腰部及手部大面积烧伤,幸无生命危险,另又传出上月27日1名工人惨遭千斤顶夹断右手大拇指,经送医幸运接回断指,工安意外频传,台积电发声说会厘清事故原因、加以改善,今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署南区职业安全卫生中心已派员进厂调查。
台积电楠梓产业园区26日中午传出工安意外,厂区内1名工人手部受到创伤,所幸送医后意识清楚,并无大碍。对此,南科管理局说明,台积电外包商员工搭手扶梯时未注意,遭指示牌压伤,目前依职业安全卫生法相关规定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