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下呼吸道的搜寻结果,共54笔
内政部今(25)日公布「113年特定死因除外简易生命表」,113年国人一般平均寿命为80.77岁,死因以恶性肿瘤影响最大,剔除该项死因,国人平均寿命可提高至84.36岁。国内十大死因前3名的恶性肿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分别剔除该项死因,平均寿命将可分别提高3.59岁、1.50岁及1.05岁,显示恶性肿瘤对平均寿命的影响最为明显。
国内流感疫情持续升温,疾管署预告,整个十月都是高点,但家有新生儿的家长,除了要小心流感、新冠夹击,更要留意另一个大魔王!感染科权威黄立民今(16)日提醒,新生儿感染RSV后的急诊与住院率是流感的16倍、死亡率高出5倍,是造成一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因之一,呼吁完成「左流右新」接种疫苗以外,也应该积极预防RSV
台湾出生率持续下探,早产儿比例10年内却是成长了1.8%,为降低早产儿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后导致重症、插管与诱发气喘的风险,健保署今年6月起正式扩大RSV单株抗体的给付范围,从未满33周扩增给付至「未满36周」,正式接轨日韩,包含既有的受惠人数在内,合计约有8633人受惠,每人打3~6针不等,每针约1万,最多可省6万元。医师呼吁未满1岁的早产儿,儘速回医院施打,以减少重症、死亡风险。
东海大学医药研发成果亮相2025亚洲生技大展,展出涵盖肝肾疾病、代谢与记忆力保健等健康领域的创新技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亚洲地区肝损伤病例逐年攀升所开发的胜肽产品,更已获得美国与日本专利肯定,备受瞩目。
台北市卫生局3日公布去年北市10大死因分析报告,其中癌症仍居首位,癌症死因前3名分别为肺癌、女性乳癌、结肠直肠癌。不过在前年位居死因第5的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大幅下降至12名,交叉比对显示,因COVID-19死亡率大幅下降,明显使总死亡人数也下降。
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预估到2070年将有近百万人罹患失智症。国际权威期刊《刺胳针》指出,45%失智症可提早预防,其中空污的影响排名第五,占比达3%。台湾健康空气行动联盟更指出,卫福部公布2024年十大死因全数都和空污有关,呼吁政府尽速增设交通空污监测站。
卫福部今天(16)公布国人十大死因,癌症连续43年位居死因之首,占总死亡人数4分之1。去年全国死亡人数较前年减少,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榜外,糖尿病死亡人数下降近千人,轻生则重回死因第十位。
大陆重庆1名5岁半男孩身高仅106公分,检查后被确诊为矮小症。医生表示跟爸爸经常吸烟有关系,孩子长期被迫吸二手烟会影响甲状腺功能,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不仅会影响身高,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好在发现及时,越早进行干预对孩子身高的影响越小,建议爸爸为了孩子的健康尽量少抽烟。
儿科医师黄绍基日前分享,一名8个月大的宝宝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但流感、新冠、腺病毒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快筛全是阴性。最后黄绍基给孩子做了hMPV人类间质肺炎病毒快筛,果然是深深的两条线,感嘆最近hMPV的锋头都被新冠压下去「但它一直没有消失啊」。
国内新冠疫情持续延烧,疾管署预估本月底至7月初达到高峰,台大前感染科医师林氏璧表示,现在除了新冠疫情之外,流感、人类间质肺炎病毒也在流行。他提到,医师太太最近值比较多班,的确感受到发烧且有呼吸道症状的病患变很多;值得注意的是,人类间质肺炎病毒在2021年、2023年4月都流行过,今年从3月开始增加,就一直流行到现在。
我国每5人就有1人为新冠重症高风险族群,包括老人、慢性肾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癌症病人等。一名50多岁白血病病友,3年前某天出现喉咙痛症状,原以为在家吃止痛药就好,结果隔天症状急速恶化,昏迷送医,才发现确诊新冠,住进加护病房数天后离世。
最近感冒的人很多。耳鼻喉科医师李秉宪分享日前收治一名38岁女子,主诉发烧5、6天,咳嗽严重,甚至咳出绿痰及血丝,他为女子进行流感跟霉浆菌快筛,结果霉浆菌呈现阳性,这个结果令他很惊讶,因为成人感染霉浆菌,症状大多轻微,但女子血氧浓度只有90%至92%,立即将女子转诊到大医院。
气温变化大、季节交替频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期。专家提醒,除了常见的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近年也成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病情可能迅速恶化。预防RSV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尽量减少出入人多、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
大陆一名居住于重庆的男性因持续咳嗽就医,服药后情况未见改善,且出现双眼充血现象。经西南医院检查发现,其右下肺出现斑块状阴影和空洞,确诊为曲霉菌感染所致。
艺人大S因为流感併发肺炎猝逝,引起大眾关心肺炎的可怕,日前在泰国就发生一名88岁妇人去旅游时,入住一间数个月都没人使用的房间后出现发烧、咳嗽,就医检查发现感染了肺炎,医师推测她是感染退伍军人病,因为退伍军人菌会在冷气系统的集水盘孳生,开启久未使用的冷气时导致吸入性感染。
春节连假来临,正逢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小心家族团聚成群聚感染大熔炉!医师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仅次于流感与新冠病毒的常见严重呼吸道病毒,但RSV没有特效药和疫苗,而且传染力强、全年流行,成为老人和婴幼儿的重大健康威胁。
近期盛传大陆出现新病毒、新疫情,感染症权威、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表示,近期两岸都是呼吸道病毒群魔乱舞,不外就是流感、新冠、呼吸道融合病毒,外传「人类偏肺病毒」并非新病毒,他在临床的确有看到散发个案,但症状都不严重,大陆爆新疫情的说法就是假消息。
近期传染病肆虐,出国旅游更要注意,大陆在流行人类间质肺炎病毒,日本「苹果病」、霉浆菌疫情也持续升温。台大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立民指出,目前这3种疾病都没疫苗,需要靠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防护。
印度是「抗生素抗药性」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光是2019年,超级细菌感染就导致6万名新生儿死亡。通常,被超级细菌感染的患者死亡率超过30%,虽然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但大型制药公司的资金都花在治疗癌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药物上,并非新型抗生素的开发,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但印度却重磅出击,异军突起,大放异彩。
台中1岁男童有感冒症状,日前因呼吸急促就医,确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紧急住院治疗。大甲李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余秋霖表示,近来正值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婴幼儿呼吸道杀手」之称的RSV病毒,该院1周就有3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