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市售比的搜寻结果,共19笔
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周一公布《电动机车政策2025民意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逾八成民眾要求政府应更积极推动电动机车相关政策,成为不分县市、横跨各党派立场与世代的共识;超过半数民眾更直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推动力道皆不足,现行补助效益有限,已延宕运具电动化进程。
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20日公布《电动机车政策 2025 民意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逾8成民眾要求政府应更积极推动电动机车相关政策,成为不分县市、横跨各党派立场与世代的共识;超过半数民眾更直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推动力道皆不足,现行补助效益有限,已延宕运具电动化进程。
电动汽机车自2011年减免徵货物税及使用牌照税租税的优惠,将至今年底到期,为持续推广2030年载具电动化目标,行政院18日通过相关修正草案,拟将减免方案延长至2030年底。并主打相当程度完全免缴货物税、牌照税,鼓励民眾在都有租税优惠下选择电动车。
立法院今(29)日通过《货物税条例》修正案,新购燃油机车全面降税 2,000 元,引发基层电动机车行群情激愤,认为缺乏配套措施,恐重挫电动机车产业,延宕台湾运具电动化转型进程。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亦呼吁政府即时评估《货物税条例》修正对延宕油电转型的长期隐忧、正视电动机车产业生存挑战,并尽速补强配套。
立法院周五8月29日通过《货物税条例》修正案,新购燃油机车全面降税2000元,业内认为缺乏配套措施,恐重挫电动机车产业,延宕台湾运具电动化转型进程。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表示,产业界都能理解调整货物税是因应关税谈判的必要措施,但若缺乏对电动机车产业的配套支持作为,恐导致市场走回头路。
环境部去年底预告第3期温室气体阶段管制目标草案,设定我国2030年减碳26至30%的目标,明天将举办公听会。7个环团今天联合发布声明提出6点诉求,强调2030年应减量39%,并呼吁提升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制造部门及运输部门减量幅度、强化中央地方协力,落实深度节能。
交通部次长陈彦伯23日指出,运输部门碳排占整体12%,其中公路运输占96%是减碳重点,且有6成集中私人小型运具。为此,在交通减碳方面,除增加大眾运输使用,交通部也锁定全国9.2万辆计程车,规划2030年要汰换一半计程车电动化,2035年汰换75%计程车电动化。
基隆市环境保护局在市长谢国梁上任后,积极针对市容整洁、空气污染、汽机车噪音等环境问题,陆续推动「乾净家园」、「青年公益电动机车」、「寧静街坊」等多项专案,并更新环保局的局徽与制服,展现新气象。在各项政策积极落实下,已明显提升基隆的都市生活品质。
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将提出2032年减碳新目标,产学界17日于「电动机车减碳旗舰计画线上论坛」齐声认为,国内电动运具转型进度缓慢,目前电动车市售比仅10.73%,与2030年应达35%目标有巨大落差,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理事长邱俊荣呼吁,政府应祭出更积极手段,其中,应优先制定车厂电车最低销售比,要求整车厂自10%逐年调增,以利政府加速电动运具转型。
基隆市政府长期关注永续发展议题,15日在国立臺湾海洋大学举办「屿爱永续.青创共融」ESG城市永续发展论坛,活动邀请产、官、学界齐聚一堂,除了强调永续发展必要性,也展现青创者在推动永续发展中的潜力,参与论坛讲者包含针对乾净家园、青创推动永续、永续健康、产业发展现况与靑创政策议题进行专题分享,多面向剖析基隆市在环境永续及产业发展之现况。
经济数据分析: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8月ISM制造业PMI从7月2023年11月以来低位46.8小幅升至47.2,不过,復甦力道仍低于市场预期的47.5,反映出美国工厂活动在过去22个月中连续21个月出现收缩。其中新订单为44.6,再次较上个月下降,为连续第三次下降,显示美国制造业状况持续不佳。
台湾2050净零转型是国家政策目标,其中包括鼓励电动车发展,提高电动车辆市售比及市占率,但充电桩普及率不高,影响民眾换开电动车意愿,立法院2021年一读通过《公寓大厦管理条例》修正案,明订管委会不可以安全性、电力负载不足等理由,拒绝车主安装充电设施,但修正案并未列入立院本会期优先法案,内政部也未提出相关配套策略、积极推动。
随着全球净零碳排趋势加速推进,我国政府积极推动节能减碳政策,并致力于提高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中的占比。为了达成2050净零碳排目标,储能系统被视为稳定再生能源发电的重要解方,这将有效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改善空气品质,并促进环境保护。
LUXGEN n7下个月启动第二波接单,今年销量拚万台,中华(2204)代理MG4下个月中旬也将迎来上市发表会,MG品牌在台销量亦亮眼。跟上政府运具电动化政策,传统车厂也面临产业转型,经济部亦积极推动国内车厂生产国产电动车供社会各界使用,已辅导国产电动小客车(LUXGEN n7)及电动商用车(中华E300)量产贩售,截至4月底已有1555台n7领牌上路,另中华电(2412)及中华邮政业已带头购买144台电动商用车纳为公务用车,而地方政府环保局亦与车厂合作,投入电动资源回收车试运行,预期今年将上看1万台国产电动小客车上路。
我国订定2040年电动小客车市售比例要达100%,但目前本土制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部今天表示,已辅导国产电动小客车LUXGEN n7及电动商用车中华E300贩售,截至4月底已有1555台n7领牌上路,中华电信及中华邮政业则带头购买144台电动商用车做公务用车。加上地方政府环保局投入电动资源回收车试运行,预期今(2024)年可上看1万台国产电动小客车上路。
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9 日举办「运具转型有共识,AI 内阁快落实」记者会,并公布针对本届立委所进行的《2024 电动运具产业调查报告》,7成以上(70.5%)的立委认为台湾电动运具政策落后世界各国,超过九成(93.4%)的立委支持推动电动运具发展,显示在净零碳排的趋势与框架下,支持电动运具发展与转型已是朝野共识。因此 SMAT 呼吁 520 即将上任的新内阁能够倾听立委与产业界的心声,让本次调查结果成为新内阁的政策指引方向。
因应2050净零转型,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理事长邱俊荣29日忧心表示,2040年「运具全面电动化」目标刻不容缓,儘管政府已设定目标,但以电动机车为例,去年市售占比不进反退,代表政府和产业都要再加油,不能在订定目标后缺乏积极作为。
环团绿色和平20日在蓝绿白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赖清德、柯文哲三人竞选总部门口放置巨型的竞选看板,呼吁2030年再生能源目标提高到40%以上。对此,柯文哲竞办发言人戴于文说,还是回归务实科学的角度面对能源配比,「全力发展再生能源,但也必须顾及能源的转型正义,永续发展」。
耕耘电动机车技术多年,三阳终于推出首款PE3增程概念车,主要机车大厂Gogoro、光阳、三阳拚外销,东协市场为长线发展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