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店子湖的搜寻结果,共14笔
为防范回收场火警,桃园市政府将纳管254家资源回收场和再利用处理机构,但议员却点出市府辖管的掩埋场火灾频传未被列入,质疑是「只许市有着火,不许私人冒烟」。环保局指出,公有掩埋场本就是管制场域,且採高规格落实分区管理和首创红外线监控,近期都维持稳定,会持续加强防范。
为防范回收场火警,桃市府将纳管254家资源回收场和再利用处理机构,但民代却点出市府辖管的掩埋场火灾频传未被列入,质疑是「只许市有着火,不许私人冒烟」。环保局指出,公有掩埋场本就是管制场域,且採高规格落实分区管理和首创红外线监控,近期都维持稳定,会持续加强防范。
桃园市长期面临垃圾处理压力,过去因处理能量不足,不得不将垃圾暂置于掩埋场,随着欣荣焚化厂于去年底完成整修改善、生质能中心于今年初正式营运,再加上跨县市「区域合作」调度模式,桃园垃圾处理量能大幅提升。环保局指出,目前桃园市仍有约5.8万吨裸露垃圾待清除,将于明年底前全力去化掩埋场暂置的垃圾。
桃园市长期面临垃圾处理压力,过去因处理能量不足,不得不将垃圾暂置于掩埋场,随着欣荣焚化厂于去年底完成整修改善、生质能中心于今年初正式营运,再加上跨县市「区域合作」调度模式,桃园垃圾处理量能大幅提升。环保局指出,目前桃园市仍有约5.8万吨裸露垃圾待清除,将于2026年底前全力去化掩埋场暂置的垃圾。
桃园市杨梅区基层座谈5日登场,员本里长陈奕霖盼加速推动转型「社子溪员本生态教育园区」,消除地方污名。市府环保局回应,目前杨梅区员本、龙潭区店子湖及观音区保障掩埋场裸露垃圾清理量已超过8成,今年8月已获环境部核定1100万元,补助覆土及绿美化作业,预计明年将陆续完成3座掩埋场覆土作业。桃园市长张善政裁示,借重内湖垃圾山经验,除了覆土和绿化外,也将规画生态教育园区,「环境要变得比以前好」。
桃园市杨梅区基层座谈5日登场,杨梅区员本里里长陈奕霖建请市府正视员本掩埋场垃圾堆置饱和现况,并加速推动转型「社子溪员本生态教育园区」,消除地方污名。市府环保局回应,目前裸露量的清理量已经超过8成,会向环境部提计画争取明年拨覆土经费,包括绿美化让掩埋场等。桃园市长张善政裁示,借重内湖垃圾山经验,桃园的掩埋场稳定的部分不去扰动,其余除了覆土和绿化外,也将规画生态教育园区,让环境要变得比以前好。
随着夏季来临,高温加剧垃圾恶臭与蚊虫孳生,桃园市目前仅剩杨梅员本、龙潭店子湖、观音保障等3处露天垃圾掩埋场仍堆置垃圾。环保局表示,3处掩埋场垃圾过去1年已透过焚化厂加速去化,垃圾量从16万吨减至7.8万吨,预计明年底全数处理完成,届时桃园将告别「垃圾山」。
随着夏季来临,高温加剧垃圾恶臭与蚊虫孳生,桃园市目前仅剩杨梅员本、龙潭店子湖、观音保障等3处露天垃圾掩埋场仍堆置垃圾。桃园市环保局表示,3处掩埋场垃圾过去1年来已透过焚化厂加速去化,垃圾量从16万吨减至7.8万吨,预计明年底全数完成处理,届时桃园将告别「垃圾山」。
环境部日前宣示2026年底前要剷平垃圾山,桃园市被点名是全台前5名,环保局表示,目前桃园有3座掩埋场,包含观音保障、杨梅员本、龙潭店子湖,堆积垃圾约9.2万吨,目前每年可处理3至5万吨,估算最快明年清完。
桃园市龙潭区店子湖垃圾掩埋场,是多年来困扰地方的问题,居民发现近日有多辆卡车进场覆土,怀疑垃圾清除计画是否延缓,桃园市政府环保局澄清是为了确保安全及避免影响环境品质,掩埋场均会定期进行覆土作业。据了解近期环境部长彭启明将来考察才会大动作覆土掩埋,国民党立法委员吕玉玲批覆土欲盖弥彰,盼市府尽快整顿垃圾并焚烧。
事业废弃物排挤家用垃圾、厨余等一般废弃物处理量能,立委指出,去年高达百万吨事业废弃物进入公有焚化炉,各县市垃圾处理量都被排挤,环境部必须使事业废弃物有合适去化管道。环境部回应,将设置12座事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并辅导固体再生燃料(SRF)业者,如果成功,将能大量减少减少事业废弃物量。
桃园市欣荣焚化炉双炉停炉整改已半个月,民代担忧暂置或掩埋场垃圾存量节节攀升,要求退场计画,也高喊要第3座焚化炉。环保局长陈世伟强调,整改预计7月初结束,届时最大量将达1800吨,每天有500吨余裕量可以消化垃圾,下半年会加快速度去化。
欣荣焚化炉双炉停炉整改已半个月,不分党派议员都担忧辖内暂置或掩埋场垃圾存量节节攀升,要求退场计画,也高喊要第三座焚化炉。环保局长陈世伟强调,整改预计7月初结束,届时最大量将达1800吨,每天有500吨余裕量可以消化垃圾,下半年会加快速度去化。
垃圾量惊人!根据环境部资源循环署统计,2022年全台一般垃圾和事业废弃物总量高达高达3241万公吨,现有焚化炉年去化量仅650万公吨,根本消化不掉,造成各地废弃物非法弃置及垃圾山,其中,因产业復甦产出的大量工业污泥也因处理费暴增高达10倍,造成业者负担,非法弃置情形更严重。为解决问题,政府除规划增设事业废弃资源处理设施外,还积极推动将废弃物转为再生资源,导入「废转能」技术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