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全球化的搜寻结果,共20笔
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转变,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席卷世界,这是国际格局深层结构的转变。
AI浪潮与降息循环双引擎启动,新兴市场股票正迎来结构性机会。法人认为,在美元走弱、利率反转、产业升级与AI浪潮推动下,亚洲股市有望成为2025年至2026年间的主要成长引擎,吸引全球资金加速回流。
北京宣布对稀土出口进行极为严苛的管制,美国大感震惊,川普总统立即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100%关税,月底在韩国亚太经合会举行的川习会,能否顺利举行颇有悬念。稀土事件看似中美贸易战升级,但对全球化将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并加速中国与美国的脱鉤。
北京宣布对稀土出口进行极为严苛的管制,美国大感震惊,川普总统立即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徵100%关税,月底在韩国亚太经合会举行的川习会,能否顺利举行颇有悬念。稀土事件看似中美贸易战升级,但对全球化将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并加速中国与美国的脱鉤。
据观察者网报导,大陆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79兆元(人民币,下同),创歷史同期新高。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出口势头极为迅猛。
近年来全球政治与经济局势动盪,许多国家纷纷舍弃全球化思维,转向强调安全与韧性的「供应链在地化」。从中美科技对抗、俄乌战争,到近年欧美针对晶片、电动车与关键产业的补贴与限制政策,不难看出全球产业经济正走向「区域性地缘政治关系」。
文化大学在永续发展的推进上再创佳绩!根据2025 QS永续发展世界排名结果,文化大学持续挺进全球前1,000名,排名981-990名,在全台大专院校中位居第25名,并于私立大学中荣膺第10名,展现在国内外永续领域的卓越表现与持续进步。
川普重返白宫,关税保护主义再度引发全球化争论,从最早的全球化、疫情后的去全球化,再到川普2.0时代是否宣告全球化已死。事实上跨国贸易和全球化早已是回不去的现状,全球化可能转型或调整,但绝不会消失,全球经济正从一体化走向多中心或区域化、数位化的模式。台湾以外贸立国,必须随时因应全球化政策的调整转型。
美中角力升温,彼此也在印太区域寻找盟友,学者指出,即便美中陷入僵局,但仍可以因为共同利益合作,这正是第三国可以施力的地方;也有学者认为,美中贸易战中,美国想孤立中国的目标反而适得其反,并预测未来印度、印尼、马来西亚会崛起。
美中贸易战开打后,全球局势发生巨变,香港大学教授邓希炜表示,美中贸易战没能让美国达成拉拢亚洲国家、孤立中国的构想,反而适得其反,将亚洲所有国家都推向中国,他也预测,未来5至10年的全球经济成长会趋缓,且随着美中贸易战程序进行,2I1M将会崛起,也就是印度、印尼、马来西亚。
星展集团最新「全球化议题调查」显示,76%受访者认为全球化趋势将由亚洲市场推动,台湾企业认为在未来两年的首要重点包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有90%、在亚洲地区实现营收成长有70%、提高生产力和营运绩效有70%及获取新技能和人才有70%,并有三分之二高阶主管需要业务多元化和拓展新市场。
星展集团公布最新「全球化议题调查」(DBS Global Survey),结果显示,台湾企业认为在未来两年的首要重点事项包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留存率」(90%)、「在亚洲地区实现营收成长」(70%)、「提高生产力和营运绩效」(70%)及「获取新技能和人才」(70%)。
星展集团公布最新「全球化议题调查」(DBS Global Survey),邀请台湾高阶主管就「在亚洲经营业务的主要发展障碍」分享看法,结果指出「经济衰退与波动」(40%)及「区域主义和民族主义成长的社会政治趋势」(37%)为主要影响因素,再次显示台湾企业对广泛地缘政治趋势的高度敏感性。
经由全球化布局,台达电过去15年发展快速,今年更摇身一变成了市值破兆的企业,经查过去15年,台达有三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于新事业的贡献,从无到有,台达电董事长暨执行长郑平透露,其中的成功之道,除了组织改造外,每年拨出1%营收用来投资新事业也居功厥伟。
「台湾併购与私募股权协会」于2009年成立,至今已有15年时间,我是创会理事长,现在已到第八任。另外「台湾产业控股公司协会」成立于2019年,至今也有五年时间,我也担任该协会理事。最近由于台湾产业整合趋势,两个协会日前聚会,探讨策略联盟。
半导体产业景气将回春,环球晶、帆宣不约而同宣布扩产!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美国及义大利厂扩建案将在敲定补助后,于本季内定案。
硅晶圆产业距离景气隧道口,仅剩最后一哩路,硅晶圆厂现阶段按部就班,扩厂计画不变。其中,环球晶(6488)接连募资,六国六厂持续扩产,台胜科(3532)12吋二厂预计年底量产,合晶(6182)两岸新厂计画也陆续拍板。
大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将加快推动电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健全落后企业退出机制,并支持优势企业兼併重组、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
顺应政经局势之「新全球化」转变,致力于多元化供应链、多地区生产、市场多元化、风险评估等课题,期能整合集团资源并发挥综效,做为应对未来市场变化的致胜关键策略。
群翊(6664)今年前3季每股盈余达10.89元,累计前10月合併营收为20.22亿元,年增4.75%,目前群翊厂内订单排程达明年第1季,但因大环境不确定性高,明年第2季暂时持平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