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失落的搜寻结果,共43笔
近年「内卷」(involution)成为中国大陆社会的流行词。从清华学生夜骑单车边写作业的影片爆红,到年轻人用它形容停滞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如今,北京领导层也不得不将「反内卷」视为政策优先。
虽然「通膨减缓」通常受到消费者欢迎,但「通货紧缩」却可能代表经济正面临更严重的问题。罗森伯格研究公司创始人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指出,美国可能正陷入通缩危机,主因受到川普关税政策、移民限制以及人口老化这三大因素衝击,恐重演日本与大陆长期经济停滞的情况。
前行政院院长、现任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近期应中美经济合作策进会邀请专题演讲,演讲主题「为另一场中美兵推,货币战争3.0」。他强调,近几日台湾正举行十天九夜汉光演习,一般而言演习大致分为TTX和实兵演练两种。3月时曾参与一场TTX(Table Top Exercise)兵推,受邀参与时我曾表示演习不应局限军事层面,更应包含粮食、金融、能源、贸易、科技、网路等面向才具意义,而当天我的讲题为war game needs more chips,chips指的并非晶片而是「筹码」,现在的战争需要更多不同面向的筹码。
市场有声音认为,「现在的中国与日本失去的30年之初很像」,对于中国是否重蹈日本覆辙,大阪经济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福本智之认为,不可能。他表示,虽然目前的中国,与日本失去的30年之初相比较,有人口减少老龄化、部分房地产问题等类似之处,但从许多领域的企业创新能力看,中国明显较强,这点就与当初的日本不一样。
新台币匯率变动和川普关税加徵,左右了近期金融市场情绪,社会各界更担忧将威胁台湾经济的前景。就国际贸易发展歷程观之,大国之间操作匯率和关税导致歷史留名的重大案例,「日本失落30年」最具代表性。
台币近期暴力式升值,「看到2字头」,立委关心对寿险业造成衝击,金管会主委彭金隆28日表示,寿险业有37兆元的资金,其中23兆元投资海外,扣掉7兆元外币保单,15兆元有6成避险,剩余6兆元没有避险,相当于2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台币升值1块钱,寿险业约有2000亿元的损失。
立委赖士葆问及台币升值,到底为寿险业影响多少?金管会主委彭金隆表示,寿险业37兆的资金,有23兆元在海外,扣掉7兆元是外币保单,大约15兆元台币保单,扣掉6成避险,剩余6兆台币没有避险大约2000亿美元,如果台币升值1块钱,大约是2000亿元影响数。
四月二日川普带给全世界的惊吓,大家记忆仍在!四月二日加权指数收在二一二九八.二二,台湾进入清明长假,川普祭出重拳,四月七日台股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即收盘,指数大跌二○六五.八七,跌幅九.七%,八日再跌七七二.四,到了九日,再重挫一○六八.一九,连续重挫三天,很多个股跌了三支停板,特别是受到川普对等关税衝击的成衣、鞋业或有洗产地之嫌的产业,这是台股压力最沈重的一刻。
近期股市剧烈震盪,加上匯率异常波动,因此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14日表示,从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政策到近期匯率风暴,台湾社会始终有人「在捅台湾」,透过片面讯息引导,放大恐惧与不安。谢金河也提醒投资人:「恐惧才是真正的敌人,解读讯息,还得多用一点心!」
二五年自从川普入主白宫,全世界的秩序就随着川普指挥棒移动,从元月二十日在白宫就职,到元月二十七日DeepSeek凌空而降,Nvidia带领的AI狂热受到严重衝击,但最惊人的仍是四月二日的对等关税,后来川普玩不下去,改採迂迴战术,给全世界九○天缓衝期,要大家跟美国谈判,全球股市终于回神。进入五月,新台币突然惊天升值,四月新台币一度贬到三三.二七,突然之间在五月二日、五日连续大升值,匯价衝到二九.五九,这个强力升值,有人认为是出口商抛匯,也有人认为是川普的关税谈判压力,整个市场充满不确定因素。
新台币在两个交易日内狂升逾6.2%,亚币也跟涨,掀起外界对川普关税战之后会有货币战的恐慌。许多人担心台湾会重蹈日本在1985年广场协议的覆辙,当时因日币大幅上升,日本因而有了失落的十年。但事实上,造成日本失落的原因不是日币升值,而是升值后日本央行与企业的一连串失误。
面对新台币兑美元匯率升势挡不住,前立委蔡正元认为,央行可拿新台币买美金,只要美金涨上去,台币就跌,但央行并没有这么做,推测赖政府有跟美国签台湾版的广场协议,并呼吁台湾的出口厂商皮得绷紧一点。
根据最新民调,台湾民眾有72.57%民眾认为不可以信任川普。对此,前台北市副市长李永萍直言,当赖清德罔顾民意,跟美国关税谈判全盘跪求、全盘放弃,完全不顾台湾利益的时候,就可以提倒阁!
我的出道作《日蚀》能够在臺湾重新发行新装版,令我非常开心。
大陆第三季经济成长率4.6%,为近六季度以来最低,多家国际知名投行认为今年大陆经济成长很难达成5%目标,IMF最新经济展望也下调大陆经济成长率预估值,从原本5%降至4.8%,并表示明年会再进一步放缓至4.5%。世银亦发出警讯,若房市及消费信心持续低迷,大陆经济恐难摆脱长期停滞噩梦。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及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夫先后指出,大陆经济所面对的难题,与90年代即将步入失落30年的日本颇为类似,大陆极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大陆第三季经济成长率4.6%,为近六季度以来最低,多家国际知名投行认为今年大陆经济成长很难达成5%目标,IMF最新经济展望也下调大陆经济成长率预估值,从原本5%降至4.8%,并表示明年会再进一步放缓至4.5%。世银亦发出警讯,若房市及消费信心持续低迷,大陆经济恐难摆脱长期停滞噩梦。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及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夫先后指出,大陆经济所面对的难题,与90年代即将步入失落30年的日本颇为类似,大陆极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民进党中国部28日举行「中国经济风险」座谈会,针对中国祭出一连串财政及货币政策救市措施,学者大多认为成效有限,今年经济成长保五仍有难度,长期更不见復甦的可能,建议应示警台商投资风险,在全球建立更牢固的供应链生产基地。而民进党呼吁,两岸官方政府应进行对话交流,建构健康有序的两岸交流。
大陆政府自9月下旬祭出一系列救市措施,美国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大陆经济与日本「失落30年」的情况相当,正面临人口压力、生产力挑战及消费疲弱等三大结构性问题,要解决困境仍须加码政策。
中国大陆政府持续强力宽松的政策,提出「一篮子利多」顾及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体系安全、防止房价进一步下跌、以及支持社会弱势等全方位政策目标,但是「拉抬股市」无疑是最能代表利多政策成败的指标,上海、深圳与香港股市在10月8日国庆长假期结束后经歷了剧烈的震盪,指数上冲下洗的幅度竟然超过15%,更强化了股市涨跌作为此轮救市政策成败的指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