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晶合集成的搜寻结果,共31笔
中国遽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口头回应将对中输美产品关税课徵100%关税等报復手段,关税战再起!惟距管制稀土出口及美国拉高关税尚有一段时间,只要国际股市未连续重挫,正值九月公布营收创高者,可趁拉回布局佳绩股。
全球记忆体产业正进入新一轮景气循环,供需紧张,带动记忆体相关股价飙涨。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指出,除了南韩的SK海力士与三星两大龙头,全球第三大储存型快闪记忆体(NAND Flash)供应商日本铠侠(Kioxia)今年股价也暴涨319%,市值已达3.71兆日圆,令人瞩目。他表示,台、韩、日、美、中、荷六地股市的半导体股全面大涨,充分印证了「晶片力就是国力」。
2025年第二季,全球晶圆代工厂交出亮眼成绩。根据TrendForce 最新调查,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合计营收达到417亿美元,创下歷史新高。我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分析,台积电再次展现压倒性领导地位。与第一季相比,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有高达89%来自台积电,其市占率达70.2%,市场从「多强竞争」逐步转变为以台积电「一强独大」时代。
台湾力积电旗下力晶创投持股的大陆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1日晚间公告,为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及国际品牌形象,同时拓宽多元融资管道,正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若晶合集成顺利在港上市,将成为「A+H」股上市的又一案例。
TrendForce公布最新调查,今年第一季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达3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13.9%。台积电成长 22.6%,中芯、华虹、晶合集成成长18.2%、42.8%、17.7%。我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指出,台积电正加速巩固霸主地位,三星等竞争对手则陷入营收萎缩与市占率衰退的双重压力,中国大陆三大代工厂也难以在市占率上突破现状。
台积电加码赴美投资引发国内关注,我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指出,根据统计,2024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达384.8亿美元,再创歷史新高,台积电展现绝对主导地位,对营收增长的贡献达95.6%。儘管大陆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但其三大主要晶圆代工厂的全球市占率并未显着提升,且其产能仍以低价成熟制程晶片为主,在高阶市场的竞争力有限。
三月三日清晨起来打开电视,萤幕上出现魏哲家董事长站在美国总统川普旁边,身旁还有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这个画面跳出来,我一时以为是AI假冒,仔细一看,原来是台积电宣布四年投资美国一○○○亿美元(约台币三.三兆元),这个消息随即成了台湾朝野政治人物及社会广泛讨论的议题,有人认为台积电终于把技术送到美国,真的变成美积电,有人认为台积电已经是世界级一等一企业,跨出台湾迈向全球,正是台积电「转大人」必要的一步,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华尔街的百年名言: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满希望中毁灭!这话告诉大家,行情总是跟着市场预期发展的方向变化。二○二五年川普就职大典,川普的指挥棒从去年十一月六日确定当选后就遥控着世界的发展,川普最常挂在嘴边的是「让美国再伟大(MAGA)」,可是资本市场反应的反而是川普让中国股市成为最大赢家。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于2月12日公布2025年2月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并将于2月28日收盘后生效。其中,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8檔股票,同时剔除20檔股票。由于MSCI中国指数被包含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因此股票若进入MSCI中国指数,便意味着同时进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系列,从而将获得大量被动资金跟踪挹注。
台股在去年拉出二八.四七%的大涨幅,在全球股市中仅次于Nasdaq,台股从帐面上来看,二○二四年乍看是风光的一年,但如果细看内容,扣除台积电的上涨,台股去年实际是下跌二.三%,这其中有八二三檔逆势下跌,其中又以台塑四宝都出现腰斩等级的下跌最惨烈,而台积电在二○二四年全年上涨八一.八二%,这个涨幅独占鳌头,而且台股前十大涨幅个股中,鸿海上涨七六%,联发科、台达电、广达都大涨逾三成。
市场研调机构TrendForce最新调查指出,儘管总体经济未明显好转,但受惠下半年智慧手机、PC/NB新品带动供应链备货,AI伺服器相关高速运算(HPC)需求续强,2024年第三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产值季增9.1%至349亿美元,超越疫情期间纪录改写新高。
全球知名指数公司明晟(MSCI)公布了半年度审核变更结果。在本次调整中,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4檔中国股票,剔除20檔。本次调整结果将于2024年11月25日收盘后生效。
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受中国IC国产替代政策影响,中系晶圆代工厂将成为成熟制程增量主力,预估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制程代工厂的产能将提升6%,但价格走势将受压抑。市场法人认为,受到中系晶圆代工厂竞争影响,台湾三大成熟制程厂联电、世界先进及力积电,2025年营运不易展现显着的回升力道,近日台积电股价走强,三大成熟制程厂24日股价同步破底。
受大陆IC国产替代政策影响,2025年陆系晶圆代工厂将成为成熟制程增量主力,研调机构TrendForce预估,2025年全球前10大成熟制程代工厂的产能将提升6%,但价格走势将受压抑。
上品(4770)营运重返成长轨道,前8月营收年增7%,连续两月累计营收呈年增表现。上品表示,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攀升,今/明年双涨6%及7%;其中,主要地区产能扩,包括中国晶片制造商可望维持两位数产能成长。加上SEMI认为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创新高,而半导体设备销售仍以大陆、台湾和韩国至2025年稳居设备支出前三大,此举将有利今、明年营运看稳健成长。
中系晶圆厂如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积极扩大产能,研调机构预估,明(2025)年陆系晶圆产能将占全球达30%,对此国内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表示,对明年市况谨慎看待,并持续力求和陆厂差异化。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大陆「618」年中消费季到来,以及业者接获备货急单,让大陆晶圆代工厂商今年第二季的排名表现略有提升,其中中芯国际排名第三位、华虹半导体第六位,台湾力晶参与投资的合肥晶合排第十位。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于今(24)日公布最新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指出晶片需求上升带动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成长,2024年及2025年预计将各增加6%及7%,使月产能达3370万片约当8吋晶圆、创歷史新高。
晶圆代工成熟制程持续面临供过于求压力,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指出,中国大陆为因应美国扩大科技制裁,包括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等陆系半导体厂将採取积极扩产策略应对,预估2025年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能将占全球晶圆总产能约30%,首当其衝就是成熟制程晶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