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深股通的搜寻结果,共22笔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26日表示,目前,沪深港通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交易和持有大陆A股的主要管道,有将近77%的外资透过这个管道持有大陆股票。
澎湃新闻报导,「鼓励和支持更多外资机构赴中投资展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7日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致词表示,中国证监会坚持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外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良好局面。
大陆国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2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债券收益良好,吸引境外投资者增配,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超过6400亿美元、处于歷史新高位。从结构来看,境外央行、商业银行等稳健型投资者是主要持有机构,且投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比例较高、投资稳定性比较强。
据澎湃新闻报导,10月22日上午,大陆国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及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时表示,近一段时期,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呈现良好势头,今年以来人民币债券的综合收益率保持良好,吸引了境外投资者增配人民币债券。
证券时报报导,9月23日,港交所将正式落实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运作的安排。目前,港交所官网上,有关恶劣天气的交易安排已经更新,显示为「若香港天文台悬挂八号或以上颱风信号或发出黑色暴雨警告,又或香港政府作出『极端情况』公布时,证券市场及衍生产品市场的所有产品均会维持交易服务及营运。若上述恶劣天气发生于沪深股通交易日,沪深股通的交易亦会继续进行」。
上交所、深交所7月26日公告,自8月19日起停止公布北向资金每日净流入与流出数据后,截至8月2日当周,在美上市的iShares安硕MSCI中国ETF,遭遇5.33亿美元的流出,单周流出规模创下该檔ETF问世以来新高。市场分析,投资者担心外资出入陆股的资讯将变得不透明,促使资金离场。
上交所、深交所7月26日公告,自8月19日起停止公布北向资金每日净流入与流出数据后,截至8月2日当周,在美上市的iShares安硕MSCI中国ETF,遭遇5.33亿美元的流出,单周流出规模创下该檔ETF问世以来新高。市场分析,投资者担心外资出入陆股的资讯将变得不透明,促使资金离场。
香港特首李家超18日表示,港交所将于9月下旬实施证券市场在恶劣天气下不停市,维持运作。投资者在新安排下,可以在8号风球及以上颱风讯号,甚至黑色暴雨警告期间,如常买卖香港股票及衍生产品,并透过沪深股通买卖A股等。
恒生指数公司12日发布「快讯」表示,如果港股通于6月依然呈现净流入,代表北水连续12个月买入港股。截至6月11日,北水年初至今已有3,213亿港币的净流入,相当于去年全年净流入的101%,而沪深股通年内净流入已较2023年大增近一倍。
大陆沪深北交易所进一步规范程序化交易,7日三地交易所各自发布最新监管草案,细则包括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资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与监督检查等5方面内容,具体像是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即时监控,重点监控暂态申报速率异常、频繁暂态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异常交易行为。
陆股自2月以来出现筑底反弹,市场资金也以行动买单,投信法人表示,随着市场筹码正向讯号浮现以及人民币回稳,北向资金自2月以来转为净流入,今年来已见到逾887亿人民币资金回流,带动沪深300指数自2月2日落底后反弹至今最高上涨16%,目前指数底部确立且震盪向上。
陆股自2月以来出现筑底反弹,市场资金也以行动买单,保德信指出,随着市场筹码正向讯号浮现以及人民币回稳,北向资金自2月以来转为净流入,今年来已见到逾887亿人民币资金回流,带动沪深300指数自2月2日落底后反弹至今最高上涨16%,目前指数底部确立且震盪向上。
沪深港交易所上月宣布调整沪深港通交易资讯揭露机制,针对北向交易即时成交额、每日额度余额的资讯揭露调整从13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沪深股通的即时买入交易金额、卖出交易金额和交易总额不再揭露。
大陆沪深两市26日双双收涨,上证指数收涨1.2%,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沪深两市成交火热,合计成交额为人民币(下同)1.08兆元。代表外资动态的北向资金26日全天单边净买入224.49亿元,创下陆港通开通以来新高。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13.2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11.26亿元。
香港股市持续低迷,大陆国务院宣布,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称将採取5项措施,包括支持大陆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预计措施正式实施需要3个月左右准备时间。
大陆国务院时隔10年再推出「国九条」,以完善市场发展。在此激励下,A股三大指数15日均收升逾1%,领先亚洲其他主要股市。高盛发表报告指出,有鉴于A股市场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引人注目的流动性动态,在战略上看好A股,预计未来12个月A股、H股分别有12%、8%的潜在上涨空间。
随着大陆「两会」政策利多和CPI数据转正,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率先喊进A股,在3月10日公布的研报中,将大陆电池巨头寧德时代的评等上调至「超配」,并设定目标价为人民币(下同)210元。消息带动寧德时代11日股价狂飙近15%,终场收报180.85元、大涨14.46%。
儘管目前市况并不明朗,但出于对美国降息的预期,以及中国政府今年初加码护盘,使得2月份外资连续第四个月整体净流入新兴市场。国际金融协会(IIF)6日表示,2月份非居民向新兴市场的债市和股票投资组合投入约222亿美元,其中投入中国股票的金额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多,达到96亿美元。
陆港股市28日重挫,但29日A股开盘后迅速走强,沪指涨0.72%至2,979.13点,深成指涨1.38%,创业板指涨1.22%。港股方面,恒生指数29日开涨0.12%至16,556.7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13%。
进入二○二四年,全球投资市场出现的第一个大变化是世界不再是平的,而是创新高与创新低市场并存的时代。在过去的一周,以中国为主的深沪港市场不断创新低,现在中国官方祭出国家级平准基金,预计投入二兆人民币的资金,全力拉抬「沪深股通」相关权值股,希望化解深沪港股市不断破底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