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肝醣的搜寻结果,共50笔
以〈奢求〉、〈一厢情愿〉等歌曲走红的歌手坣娜病逝,死因证实为肺腺癌。许多人认为,只要不暴露在污染环境、不抽菸,就能避免肺腺癌,但研究发现错误饮食也是凶手之一,高糖、高脂的食物都是推手。而频繁食用超加工食品如汽水、洋芋片、鸡块等,罹患肺癌的机率,也比极少食用的人高出41%。
76岁女星潘迎紫在电视剧《一代女皇》饰演武则天形象深植观眾心中,她最近受邀担任第60届金钟奖颁奖嘉宾,更在萤幕前大秀结实的二头肌,引发话题。医师表示,肌肉是重要的血糖调节器官,肌肉量多的民眾,通常不易有脂肪肝或糖尿病前期。
为了减重,有些人会刻意空腹运动。不过,减重医萧捷健表示,研究发现,空腹运动半个小时,只能多燃烧3.3克脂肪,相当于少吃1颗坚果,反而在运动前吃含有咖啡因、蛋白质的食物,能提高燃脂效率,建议运动前可喝杯蛋白质奶昔+咖啡或是豆浆加蛋,不但不会妨碍燃脂,还能增加运动后的热量消耗。
《好小子》男星顏正国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岁,让许多影迷惋惜。营养师吕美宝表示,研究发现,除了吸菸或空污,长期摄取高糖、高脂饮食,也会养成容易发炎的体质,助长肺腺癌细胞生长。
吃完大餐血糖易飙升,饭前「动一动」就能改善。营养师吕美宝实测发现,自己在吃蕈菇浓汤与义大利麵前,快走30分钟做一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饭后血糖仅上升29 mg/dL,没有她担心的暴衝情形,机制就在于运动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进而减少血糖剧烈波动。
沈玉琳昨(29日)惊传猛爆性肝炎恶化引发脑水肿住院,据悉目前并无上述状况,虽然有发烧,不过意识相当清醒,让眾人都松了一口气,近来他不仅铲肉17公斤,还戒掉25年的菸瘾,目的就是希望女儿结婚时,能亲手牵着她进礼堂。
肺癌已连续21年蝉联男女「癌王」宝座,除了吸菸、空污外,饮食也可能导致肺癌发生。医师陈百玺指出,高糖、高油的饮食习惯,容易让细胞产生病变,糖分摄取过多会导致增高体内葡萄糖浓度,创造滋养肿瘤生长的环境。
减重是许多人的目标。减重医师萧捷健表示,空腹运动、运动完不补碳水、只做有氧运动,是减重最常见的三大迷思,这会加速肌肉流失速度,拖慢代谢效率,正确作法是吃多少碳水,就搭配多少运动,运动前可吃少量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香蕉,运动后也可吃少许高碳水食物,像白饭、蜂蜜水,且每周做2到3次阻力训练,让增肌减脂更有效率。
经常听到医生嘱咐要「稳定血糖」,那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吗?血糖稳定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除了预防糖尿病之外,还能改善情绪、皮肤等整体健康状况。营养师凯蒂于IG粉丝团分享稳定血糖全指南,只要将4原则融入生活中,即能与疾病说掰掰!
同样吃一个麵包,有人变胖,有人却能增肌减脂。对此,减重医师萧捷健表示,要让吃进去的淀粉成为肌肉中的肝醣,应把握3个聪明吃淀粉的技巧,包括分散在三餐吃、尽量在白天吃与运动后吃,这样身体才有时间去消耗多余的葡萄糖,不会运送到腰围、臀部和大腿变成脂肪,还有助于长出肌肉。
没有生病,健检也正常,却总是觉得疲累,可能是慢性疲劳作祟。医师张家铭指出,慢性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虽未严重到能够被确诊为疾病,但却是身体机能开始失衡、代谢开始出错、免疫系统悄悄改变的状态,只要愿意从饮食、作息、压力、运动调整,在真正生病之前,这段过渡期是可以逆转的。
许多人在减重时会选择飙汗的高强度运动,同时大幅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认为这样能更有效燃烧脂肪。然而,减重医师萧捷健指出,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主要消耗的是醣类,脂肪的燃烧比例反而比散步还要低。因此,高强度运动后更应适量补充白米饭等碳水,才能避免体重停滞与肌肉流失。
肥胖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影响数亿人。它通常与摄取大量糖和淀粉类食物有关,并会增加心臟病、2 型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如何减肥?「少吃」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又担心少吃会影响肌肉量与体力,实在两难。所幸,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醋酸盐补充剂(acetate supplement)可以促发肠道细菌改善新陈代谢,帮助减脂而不失去肌肉。
肺腺癌只跟吸菸、空气污染有关?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也可能是促进肺腺癌的幕后推手,吃东西后所产生的肝醣可能会成为癌细胞的能量来源,即使不抽菸、不暴露在污染环境,若饮食长期偏向高糖、高脂,也可能让肺部细胞暴露在癌变风险中。
胃食道逆流是现代人的文明病,但小心也可能是肝癌警讯。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分享有位80岁男子,明明吃得不多,却会腹胀、吐胃酸,胆固醇也偏高因此就医,他一摸男子肚子硬硬的,直觉不对劲,安排腹部超音波一扫,果真有一个15公分大的肝癌肿瘤,因肿瘤压迫到胃,才造成男子胃食道逆流。
每年4月15日是国际庞贝氏症日,庞贝氏症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若未能及时诊断,高达9成的新生儿无法存活至1岁。台湾是全球第一个实施庞贝氏症新生儿筛检的国家,但这些项检查仍属自费项目,家长会因费用考量,措施及早治疗的机会。专家呼吁政府将庞贝氏症纳入新生儿公费筛检,宝宝出生平均9.7天内,就能开始接受治疗。
随着现代人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有越来越多人容易出现体重过重,甚至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对此,復健科医师王思恒引述研究指出,若同时有糖尿病及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者,5年内全因死亡风险可高达5.91%,几乎是完全健康者的4.7倍,不可不慎。
高雄31岁陈姓单亲妈妈于去年9月中旬,未托人照顾刚满4个月大的女婴,竟独留女婴在大树区某出租套房内8天,导致女婴活活饿死,检方相验时发现女婴的肝细胞内肝醣消耗殆尽。桥头地检署侦查后,依刑法之成年人故意杀害儿童罪嫌起诉,并请国民法官加重量刑。陈女被移审后,桥头地院裁定续押。
单亲妈妈陈姓女子于去(2024)年9月中旬,将刚满4个月大的女婴独,自留在大树区某教会的出租套房内8天,活活将女婴饿死。检方相验时发现女婴的肝细胞内几无肝醣。桥头地检署侦查后,依刑法之成年人故意杀害儿童罪起诉,并请法官加重量刑。陈女被移审后,桥头地院裁定续押。
元旦假期、跨年派对后,不少人都经歷过度饮食、熬夜,家医科医师李思贤表示,适度断食有助于降低全身发炎、减少胰岛素阻抗、帮助思路清晰等好处,16个小时是最适合新手的断食时间,初期可把早餐时间,1个星期往后延1个小时,1、2个月后,就能轻松达到16小时,但有急性、慢性病者不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