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袁明琦的搜寻结果,共12笔
东北季风影响下天气转冷,泡温泉虽能促进血液循环与水分代谢,并使肌肉放松,但若一不注意,仍可能酿成憾事。台安医院心臟血管外科医师袁明琦提醒,泡温泉导致的意外死亡案例时有所闻,饮酒者与服药者应特别留意,而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更应有人陪同下水,以便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知名连锁饮料店「日春木瓜牛奶」爆出分店疑使用发霉木瓜,引发讨论,现更传出执行长过世的消息。据《TVBS新闻网》报导,亲友透过露李姓执行长是在洗完澡后心臟不适,送医抢救仍不治身亡。医师表示,在低温或是温差大环境下,血管会缩起来,例如洗完澡后踩冰地板的行为,若平常血压没控制好,就有可能增加心肌梗塞风险。
每当天气转冷,许多人就会想泡个热水澡来暖身。然而,外科医师陈荣坚提醒,千万别在饭后立刻泡澡,尤其本身有血管狭窄或相关病变的人群,恐因此引发中风或心肌梗塞。他建议,饭后至少间隔30分钟~1小时再泡澡,才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一名30多岁男子泡完澡后,感觉全身又暖又舒服,岂料一走出浴室,脚踩到冰冷地板时,头部竟瞬间爆痛,紧急送医检查发现脑血管爆掉,确诊为出血性脑中风。医师指出,在低温或是温差大环境下,血管会缩起来,若平常血压没控制好,就会增加脑中风风险,不可不慎。
每当气温骤降时,猝死意外事件常会陆续传出,除了外出记得保暖外,洗澡时的眉角也需要留意。对此,医师提醒,晚上洗澡前,应先让身体回暖后再洗澡;洗完澡后,则要立刻穿上保暖衣物,以免因温差变化过大,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心肌梗塞猝死屡有所闻,当发生时该如何自救,以提高存活机率?对此,心臟外科医师袁明琦分享,可採取「MONA」治疗法作为紧急处置步骤,分别是吗啡、氧气、硝化甘油舌下含片,以及阿斯匹灵。其中他提到,民眾家中不可能备有吗啡,建议可服用止痛药或肌肉松弛剂来止痛;此外,若无舌下含片,则可喝温开水帮助血管放松。
随着天气转冷,温差开始明显变大,也意味着心血管疾病要进入高峰期。心臟内科医师江晨恩表示,想要预防心梗夺命,5大警示前兆务必要注意,除了前胸正中的痛外,还有上腹痛、左臂内侧痛、背痛,以及伴随头痛、噁心、冒汗等症状。其中他提到,女性心梗发作常以上腹痛或背痛来表现,不可不慎。
下体感染常让人难以启齿。1名30多岁男子,因常拒绝老婆的求欢,遭对方质疑在外偷腥,追问之下,男子坦承是下体感染因此不想做,老婆一听更是气炸,认为男子铁定是在外染病,押着他就医,检查结果出炉,男子没得性病,而是得了糖尿病。
心肌梗塞猝死时有所闻,令许多人闻之色变。对此,急诊科医师林忠庆分享,当疑似心梗发作时,应採取平躺、半坐卧的姿势,以减少心臟耗氧量,并赶快求救。他更提醒,用力捶胸或咳嗽对于缓解心梗一点帮助也没有,千万不要贸然尝试,否则恐恶化症状。
夏天真的要多喝水。心臟外科医师袁明琦分享有位40岁男子,无三高与心血病史,某日去打篮球突然胸闷,送医竟发现是心肌梗塞,心导管检查血管都很健康,研判是因男子打球时没喝水,加上天气闷热,缺水的情况下,造成血管痉挛,才会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一名20多岁的OL,最近变得超健忘,老板刚交待完的事,回到座位就忘了,吃完午餐后就想睡,很容易累,她觉得很怪,自明明还年轻,怎么好像失智了般,就医后医师点出她是因久坐、不爱喝水与不运动,导致血压太低,脑内血流不足,才会成天忘东忘西、精神不济。
秋冬季节交替之际,早晚气温较低,许多人一早起床,体内的心血管也会感受到气温的变化,此时必须小心防范心血管疾病发作!由于季节的转变,一天之间早晚的冷热温差大,血管便会开始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如果血管本身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情况的人,血管收缩的功能就会不灵光,甚至丧失功能,对于气温变化也会跟不上反应,容易发生缺血或血管弹性不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