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GI食物的搜寻结果,共19笔
很多人爱吃麵,却又担心血糖或体重飙。妇产科医师邱筱宸表示,各种麵条口感不同,营养也不一样,如果有控制血糖、减重考量,可优先选择蒟蒻麵、豆腐麵,升糖指数与热量都比白麵低,但要搭配蛋白质与蔬菜,以兼顾营养均衡。
好不容易运动完,如果吃错食物,辛苦全白费了!营养师临床观察,许多民眾虽然有固定运动习惯,但体重却迟迟不见下降反而上升,其实是吃错食物,若饮食没有控制好,燃脂效果恐怕直接归零。建议运动后30分钟内,最好补高GI食物和蛋白质。
高GI食物若频繁摄取,会导致血糖快速飙升,加重肝臟代谢负担。医师刘博仁指出,水果摄取过多,也会转化为脂肪,造成脂肪肝、胰岛素阻抗,一天最多吃2至3份即可,也不要在空腹时与饭后立即吃,避免血糖起伏过大,尤其是香蕉、葡萄、凤梨、哈密瓜、芒果等高GI水果,频率与份量务必要留意。
不少女性都有水肿的困扰,月经来时,身体代谢最旺盛,需要的营养也多,一旦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水肿也会接踵而来,体重可能增加1~3公斤。想控制体重的女性,经期不宜大幅度减肥,等到排卵期前一周,就是从事有氧运动的最佳时机。为防水肿,平日也应少吃高钠食物,例如泡麵等。
不少民眾为了减肥,选择将白米等主食替换成地瓜,不过网红医师苍蓝鸽(吴其颖)提醒,地瓜的烹调方式会大大影响其GI值(升糖指数),烤地瓜GI值高达90,但水煮地瓜的GI值仅40左右,差距最大达到1倍,建议有胰岛素阻抗或是糖尿病问题的民眾不要吃烤地瓜。
一名40岁女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控制已趋于稳定,却误以为红白小汤圆较健康,甚至连续近1周以汤圆取代白米饭,导致空腹血糖上升20mg/dL、体重也增加将近1公斤。对此,医师表示,元宵和汤圆的主成分皆为糯米,升糖指数(GI值)与热量均高于白米,不论是否为糖友都该谨慎食用。
不少人都有过吃饱后,出现疲惫、想睡觉的经验。对此,减重专科医师陈威龙分享5招避免饱困,包括勿大吃大喝、少吃高升糖指数(GI)食物、正确进食顺序、餐后简易运动,以及餐后晒太阳。其中他提到,遵循水、肉、菜、饭、果的进食顺序,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许多人都以为稀饭清淡且未经调味,是很健康的选择。然而,营养师方慈声表示,越好咀嚼的食物,升糖指数也越高,也就是血糖上升幅度波动越大。除了容易囤积成脂肪外,也会饿得快,导致血糖和食欲都很难控制,值得特别注意。
你每天吃的早餐健康吗?营养师李婉萍表示,包括煎饺、烧饼油条、饭糰、铁板麵与奶酥厚片,都是超NG早餐,尤其是煎饺,内馅多是肥肉,再用油煎,油上加油,根本是一大早就在吃油,玉米脆片多加了许多糖,更是隐藏版地雷,建议早餐应避开精制醣类、加工食品、单一食物与甜饮4原则,有助思绪清晰、精神更好。
早餐是开启一天能量的来源,但很多人食物内容都错了。对此,营养师李婉萍揭露6款常见地雷早餐,包括煎饺、烧饼油条、饭糰、铁板麵、奶酥厚片,以及玉米脆片配牛奶,使人一大早血糖就飙升。其中她提到,煎饺内馅多以肥肉为主,再用油去煎,直呼根本就在吃油。
现正值荔枝产季。营养师高敏敏表示,荔枝富含维生素C与钾,食用有助保护细胞、修復组织,舒缓紧张焦虑,不过,荔枝属于高GI的食物,建议不要空腹吃,也不要吃未熟的荔枝,1次吃5~6颗即可,1天最多1至2次,以免血糖狂升狂降,甚至出现低血糖、没力、冒冷汗等状况。
根据调查发现,9成国人膳食纤维摄取不足,更有不少人对它似乎存在错误观念。对此,营养师陈怡婷破解6个常见膳食纤维迷思,其中像是「只要膳食纤维摄取够,排便就顺畅?」若没搭配足够水量仍无效;「微波炉料理蔬菜不营养?」实际上比水煮、炒、煎、炸等方式,能保存更多营养价值。
现代人追求养生与长寿,神经内科医师方识钦表示,最新研究发现,「1天1次全餐法」,也就是1天只吃晚餐,是最能促进长寿的方法,还兼具稳定血糖与预防癌症的功效,因为进食时,是基因最活跃的时候,减少进食时间,血糖不致一再飙高,细胞也能活久一点,减少复制出错、诱发癌症的机会。
很多人减重斤斤计较卡路里,减重医师魏士航以自己减重20公斤的经验,告诉大家控糖比减重更重要,他说,若饭前饭后血糖差距大,除会很快饿想再进食外,「每一次(血糖)巨幅波动,都是一个(血管)损伤」,会伤心、脑、视网膜与伤肾,建议饭前先喝500C.C.水,可降22%食欲外,再喝2汤匙纯酿醋,能再降低碳水化合物升糖能力达20%,避免血糖飙太高。
端午节即将到来,但糯米做的粽子热量通常很高,对民眾来说,如何在节令气氛与健康饮食之间取得平衡,便成为一大困扰。卫生福利部基隆医院营养师29日召开记者会,抛出三招可以健康地享用粽子,也不致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有些人吃完早餐就昏昏欲睡,没多久就饿了,有些人却能撑到中午,中医王大元表示,这与升糖指数(GI值)有关,吃高GI 食物会让血糖剧烈变化,很快就觉得飢饿,建议选择低GI食物来稳定血糖,例如杂粮麵包比白吐司好,也可多吃富含色胺酸的食物,例如鸡胸肉、牛奶、鸡蛋、燕麦、芝麻、坚果、鲑鱼、香蕉等,一早就有好心情。
随着年纪增长,老化是必然现象,然而,错误的饮食习惯,会加速衰老。对此,长庚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吴明颖表示,糖分摄取过多会引发糖化反应,导致加速老化,但实际上不仅是糖,经过高温、煎炸烹调的食物,也都富含糖化终产物,吃进体内也会造成皮肤伤害,不可不慎。
饮食是一门学问,如何吃得健康,是现代人很关心的议题。营养师提醒,运动前、中、后3阶段,要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取量;另外也提醒,随着运动强度提高,摄取量也要越多,但也要留意消化的时间。
蛋糕、甜点总让人又爱又怕,许多烘焙业者乾脆推出「减糖、生酮」蛋糕,诉求低糖,小心反而吃下更多热量!营养师指出,生酮蛋糕只是降低糖的比率,为了保持绵密口感,却可能加入更多的油脂,若糖尿病友失去戒心「失守」,过量摄取大量油脂,反而会提高对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