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立高雄科技大学营建系、资管系、工设系、文创系,及高雄市中正高工建筑科师生团队所组成「安居桃花源.港都山线韧性城乡营建计画」的执行团队,为今年USR订的主题是「永续食农教育」,其目的是要在茂林区茂林国小,以实践赋权的在地精神,保存、再现鲁凯族的「芋头窑文化」。高科大营建系持续推动前进偏乡的义筑活动已长达五年时间,服务主题涵盖了防灾、生态,今年跨足到文化层面,为计画注入更多文化传承的意涵。

高科大团队在台东、台南、高雄桃源区、高雄茂林区完成眾多偏乡服务案例,获得当地社区高度认同。图为与当地耆老完成开工仪式。(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科大团队在台东、台南、高雄桃源区、高雄茂林区完成眾多偏乡服务案例,获得当地社区高度认同。图为与当地耆老完成开工仪式。(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筑科师生团队一同进入原乡实作,期许能实践「赋权社区」的理念,与在地基层学校共同打造永续性的公民学堂。图为师生共同完成窑作。(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筑科师生团队一同进入原乡实作,期许能实践「赋权社区」的理念,与在地基层学校共同打造永续性的公民学堂。图为师生共同完成窑作。(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科大今年向下延伸到高中端,邀请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建筑科师生团队一同进入原乡实作,期许能实践「赋权社区」的理念,与在地基层学校共同打造永续性的公民学堂。从今年3月起,团队就展开探勘与讨论工作,接着在7月9至19日以11天的时间在茂林国小完成施作工程。事实上,高科大安居桃花源计画的核心精神认为教育应培养大学生具有稳固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实务应用的能力,再加上软实力的培养,包括思考、创新、合作、态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学习,透过实务经验启发,让学生能够发挥所长,而专业知识、技能及软实力相辅相成之下,学以致用贡献原民偏乡,善尽大学社会责任。

高科大安居桃花源USR计画不但让原民传统食农文化得以延续,也落实地方创生、社区共好,这也是我们留给下一代的礼物。图为设置在茂林国小内的鲁凯族「芋头窑」。(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科大安居桃花源USR计画不但让原民传统食农文化得以延续,也落实地方创生、社区共好,这也是我们留给下一代的礼物。图为设置在茂林国小内的鲁凯族「芋头窑」。(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茂林区以实践赋权的在地精神,保存、再现鲁凯族的「芋头窑文化」。图为鲁凯族芋头窑。(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茂林区以实践赋权的在地精神,保存、再现鲁凯族的「芋头窑文化」。图为鲁凯族芋头窑。(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鲁凯族「芋头料理」是原民传统家常菜,族人轮班监看火候,经过一夜的柴烧烘窑,将芋头烤乾,除了可以减轻搬运的重量,也便于贮存、携带,供长期食用,让族人变换不同的烹调方法。原民祖先利用传统技术,在未添加任何化学加工材料下,不仅延长了芋头保存期限,也让原民传统食农文化得以延续。高科大团队在台东、台南、高雄桃源区、高雄茂林区完成眾多偏乡服务案例,获得当地社区高度认同,部分计画也整合高科大营建相关领域校友投入响应,共同落实地方创生、社区共好。

高科大安居桃花源USR计画培养大学生具有稳固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实务应用的能力,再加上软实力的培养。(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高科大安居桃花源USR计画培养大学生具有稳固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实务应用的能力,再加上软实力的培养。(照片/高雄科技大学提供)

#原民 #芋头窑 #高科大 #茂林国小 #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