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能外送》作者舍弃传统採访形式,直接投身平臺劳动第一线,以资深社会记者的锐利视角进行田野调查,挖掘潜藏在平臺企业游戏规则背后的新劳动权益议题。臺湾同样处于全球性的平臺经济之中,韩国的经验有值得借鑑之处。且于书中收录多张作者亲绘的插画,让人会心一笑、如临现场。
作者金夏永为资歷近二十年的社会记者,他为了深入瞭解平臺经济潜藏的劳动问题,毅然决然地辞去记者一职,直接成为平臺劳工,以「当事人」的眼光、幽默又温暖的笔触,记录了他初任外送员、物流中心拣货员与代理驾驶时的点点滴滴,包括各种业界行规、工作「撇步」、路上观察学、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平臺企业抢生意的奇招与话术、同业三言两语间透漏的人生故事,还有人工智慧与传统人力之间的「角力」,以及由此而来、浮上台面的平臺劳动权益议题。
2020年初,刚好是新冠肺炎疫情即将延烧之际,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天,作者投身外送平臺用幽默又温暖的笔触,记录了他初任外送员、物流中心拣货员与代理驾驶时的点点滴滴,包括各种业界行规、工作「撇步」、路上观察学、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平臺企业抢生意的奇招与话术、同业三言两语间透漏的人生故事,还有人工智慧与传统人力之间的「角力」,以及由此而来、浮上台面的平臺劳动权益议题。
作者认为,平臺劳动这类「不特定雇用」危机的突破口在于「基本收入」和「终身教育」,因此必须重新检视国家的作用。国家也必须吸收一部分工会的功能,因为平臺劳动者不会在同一空间一起工作,没有沟通的机会,也很难串连起来,而且以「论件计酬」来看,彼此与其说是「同事」,不如说是「竞争者」,再说应该很少有人会把外送或代驾视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因此平臺劳动者组成工会进行团体行动的可能性非常低,政府应该为他们的利益代言,发挥更积极的功能。今日韩国面临的难题,是否会是明日臺湾的处境?本书提供了一个对于外送平台业态思索的起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