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干扰全球人民生活,但依然浇不熄学校对于国际交流的热忱。臺南市南新国中、安平区亿载国小、东区崇明国小、裕文国小以及南区日新国小等5校办理国教署「110学年度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推动国际教育旅行课程发展计画」,透过明信片、视讯专题发表、录制影片等方式,与德国、日本、澳洲等国际友人或中小学进行课程交流,增进学生国际视野。
臺南市长黄伟哲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学校间的国际交流非常频繁,儘管疫情未歇,但透过视讯科技设备仍然可以达到交流的目标。为了协助学生与国际接轨,臺南市近年积极推行双语教育,让学生面对国外友人能勇于表达想法、促进彼此的相互了解,乐见各校积极推动国际教育,期盼有更多的学校能带领学生与国外学校、友人进行课程或语言的交流,为城市国际化扎下厚实基础。
教育局长郑新辉表示,各国间相互瞭解、尊重、欣赏,是每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这样的素养必须从小培养,因此教育局积极推动国际教育,包括国际议题融入课程、建置双语环境促进学校国际化,以及鼓励学校推动国际交流等。另外,教育局也引进外籍英语教师、媒合国际志工,未来也将协助更多学校缔结姊妹校,让学生更具备国际移动力。
南新国中校长黄美芳表示,学校是与德国女大学生进行6次的视讯交流,该名女大生几年前也曾到学校担任一学年的志工。视讯前教师先介绍德国及常用的英语会话,在交流中让学生瞭解并实际讨论臺湾与德国文化差异,也藉由德国女大生的心理学专长,提供学生所遭遇难题时的相关建议,课程结束后学生们也很期待未来能有机会能实际探访德国。
亿载国小校长林志政表示,学校以明信片为媒介,与日本熊本县学校进行一学期的交流,由欣赏日本文化之美,串联至学校附近、学生熟悉的亿载金城古蹟、臺江歷史演变、剑狮传统文化等,瞭解两国文化异同,一方面加强自我文化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也让学童领略异国文化之美,透过一张张明信片,学生将臺南乡土情怀传递给远方的朋友,也迈向国际。
崇明国小校长王海秀表示,学校以澳洲作为教育旅行目标,发展SDGs保育及永续利用之深度学习课程,共6周课程,以专题发表、学习交流与两国两地之生态议题探讨作为课程三大主轴,带领学生从学校附近的巴克礼公园出发至澳洲新南威尔斯州悉尼公园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在认识不同国家之生态文化同时,深入了解生态环境变迁及动植物保育之相关国际议题。
裕文国小校长陈彦宏表示,本次课程为期2个月,以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主,介绍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如水资源、文化交流、性别教育等,学校也积极以多元方式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例如写信给德国圣诞老公公,学校也加入iEARN国际交流平台,在圣诞佳节与农历新年与来自各国的小朋友录制影片、互道祝福,希望让学生学习欣赏他国之美。
日新国小校长徐俊雄表示,日新国际教育旅行课程植基于优质的文化底蕴,从盐埕文史出发,结合府城文化发展课程与教材,藉由探索在地歷史文化、家乡饮食特色,利用景点专题发表、实境走读导览等活动,透过视讯方式与日本冲绳胜连小学进行一学年的文化交流。虽今年因疫情限制了实体交流,但仍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带领国际友人畅游家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