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是一个大时代的产物,发生在眷村的故事,有笑有泪,有甜亦有苦,一般所指的眷村,是指陆海空三军、宪兵与其他类种官兵与眷属所居住的眷舍。梦想淘心室1月17日【晓宇宙~晓晓问大大】特别邀请《光的院子:成长记忆中眷村的华丽与转身》作者黎明珍以及其先生王子亦至节目中作客,与听眾朋友们一探眷村里的建筑”光的院子”所发生的故事。当你听完之后或许会跟主持人一样,为这段发生在光的院子里面真实的大时代故事感动得频拭泪。
出生于高雄左营建业新村的作者黎明珍是标准的眷村小孩,虽离家30多年,但对于眷村一直拥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与记忆,在得知高雄文化局针对眷村推出「以住代护」的政策即将实施后,便起心动念、有了改造自家故居的念头,开始大家都不看好甚至持反对意见,但黎明珍即使无人协助仍义无反顾地一个人写计画,一个人找工班的全力投入,最后其先生王子亦受其影响才加入其中。有了建筑师出身的丈夫的助力,光的院子的改造可谓是如虎添翼,不仅顺利的华丽转身呈现在大眾的眼前,也悄悄地开箱了横跨三个世代的爱情与亲情的故事,以及过去与现代文化交融之后不一样的眷村。
身兼大学教授的王子亦娓娓道来,最初对于光的院子的改造相当不支持,他认为,以台北来说,旧屋改装了不起是二、三十年的老房子,但当时要面对的,是从日治时期一路留下来的将近百年的一栋老楼房,结构组成甚至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而是日本木构造的建筑,更重要的是,所触碰到的是自身所不熟悉的歷史文化,而它是非常固着于这片土地的,例如发现大规格的烟囱在屋内存在的意义等;当时的改造对王子亦夫妇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作者黎明珍却表示,我太爱这个地方了,当我听到自己家的房子要被释出时,拚了命我都要去争取。
谈及想透过光的院子传达的讯息,王子亦老师提到,其实可以分割成两个面向,一方面是台湾近代史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眷村人情味的展现,作者黎明珍透露,在眷村中到左邻右舍吃饭、聊天、喝酒甚至是泡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光的院子开幕的第一天隔壁邻居知道他们夫妇俩傍晚还没吃饭时,一句「来我家吃吧!」便热情地招待他们进屋作客,热腾腾的饭菜马上就上桌了,另一个邻居闻此动静也带着好酒兴冲冲地跑过来聊天,王子亦老师透露,他们全都是不认识的人,这种氛围真的不是我们在台北都会区长大的小孩可以体会到的,非常令人感动。
黎明珍夫妇指出,家里有个院子特别适合聊聊彼此的人生故事,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本意都只是看一看就要走了,却在坐下后畅聊至半夜,不仅是认识好几十年却没有机会深入交流的朋友,哪怕是此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在光的院子里都会产生变化,这栋老房子有如被一股魔力笼罩一般,能够让人们打开心扉、侃侃而谈,因此,非常欢迎也期待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都可以来到这个院落体验眷村的魅力。
光的院子是留在这个城市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也许它不必属于任何人,可是黎明珍夫妇希望这块土地上能保留过去时代的记忆,人类随着年纪渐长也开始会害怕失忆,而对于一个都市而言更是如此,若把原来的建筑物、眷村的环境给剷平了,就等于抹掉了它的价值,当城市失去了它的记忆,后面的年轻人又如何得知这块土地曾发生过的故事,人们将丧失的是所有人的集体记忆,不只是眷村,地理地貌、文化的传承都将消失,眷村应该被完整地留存下来,使得人们可以对它温故知新。
更多关于光的院子的改造故事,欢迎收听今日的《晓宇宙~晓晓问大大》,或是点击以下连结。
书籍《光的院子:成长记忆中眷村的华丽与转身》: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7737
「光の院子」社团: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8834251836736/
PODCAST节目《苏菲猫的艺想世界 黎明珍的大咖朋友》:https://myppt.cc/D0mVBx
今日《晓宇宙~晓晓问大大》收听连结:https://sndn.link/928campus/dsYkpp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