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正式教师,教育实习是一个必经阶段,需要融合专业学科知能和教育专业素养,于教育现场将师资职前培育所学具体实践并在过程中再次学习。为增进实习学生多元文化认知与体验、拓展国际视野与观点、熟悉任教场域教学文化、强化双语教学知能,进而使其成为兼具国际素养与教育专业素养之未来教师。教育部自105年起开办「教育部补助师资培育之大学办理国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国际史怀哲计画」,鼓励师培大学带领实习学生前往国外学校完成国内外共计6个月的教育实习,至今已核定补助309位实习学生出国执行。112学年度共有7件国外教育实习计画赴国外执行,分别前往美国、日本、越南、印尼等国,其中包含了国立臺北艺术大学及文藻外语大学。

国立臺北艺术大学为首次办理国外教育实习计画,并带领剧场设计学系及音乐学系的三位实习学生前往美国辛辛那提华德福学校,该校致力实践华德福「真、善、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多元、重视身心灵正向发展并透过艺术课程培育学生全人发展。参与教学实习时,实习学生王品琪以一曲「望春风」带领学生探讨臺湾歷史背景,并指导学生以弦乐合奏;实习学生谢慈彧与唐寧忆则分别带领学生进行灯光与服装设计,实践其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之教学专长,并透过课堂教学介绍臺湾春节与达悟族文化。三位实习学生也参与该校班级经营,协助导师课堂秩序管理、环境整理与班级事务分配,并积极参与该校行政事务,诸如支援戏剧公演、户外教学、亲职会议与教师会议等,这样的过程使他们做为未来教师的能力全面性成长。为确保实习学生国外期间能安然参与各项实习活动,国立臺北艺术大学规划充足的行前培训以促进实习学生对华德福教育的了解,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也运用通讯软体与实习学生保持联繫以提供所需的支援和指导,并要求实习学生每日课后进行工作会议,回顾交流彼此实习心得及共备课程,透过完善规划让实习学生完成国外实习之路。美国华德福学校的负责⼈Connie Davis女士对这次实习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跨国跨体制的教育交流,更是一场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文藻外语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同样选送3位实习学生前往越南胡志明臺湾学校进行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学生张逸琳表示越南臺校同样使用臺湾教科书,但该校学生日常使用语不一定是中文,故学习注音符号及特殊读音时较为困难、臺湾常用的图像记忆教学难以适用,因此当地教师透过编写注音故事让学童记住注音的读法,使他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文藻外语大学本次国外教育实习採三明治式规划,也就是以臺湾-越南-臺湾分阶段各进行2个月的实习,实习学生王奕钧与杨竣评表示越南臺校预先建立联繫群组,并于欢迎会上详细说明学校规划及予以食衣住行各方面的协助;国外教育实习结束后须回归原本在臺湾的实习学校,臺湾的师长也会在他们返国前提供学校活动规划让他们能顺利衔接,国外的经验也使他们后续在臺湾进行教学演示更加顺利,也能向臺湾学生分享国外生活并认识越南文化。

国立臺北艺术大学实习学生透过这次国外教育实习,成功地将臺湾的艺术风采带到远方,并为跨国文化交流搭建桥梁;文藻外语大学实习学生亦累积许多专业经验与跨文化观点,开拓未来教师的多元可能。教育部表示进入跨国学校场域实习,不仅让实习学生教育专业得以磨练成长,转化所得经验与文化体验,更能回馈我国教育现场,让臺湾学生能透过这些未来教师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国立臺北艺术⼤学实习学生唐寧忆向美国学生分享雅美(达悟)族传统文化。(照片/教育部提供)
国立臺北艺术⼤学实习学生唐寧忆向美国学生分享雅美(达悟)族传统文化。(照片/教育部提供)

#实习 #史怀哲计画 #北艺大 #文藻外语大学 #教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