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美感教育第三期中长程计画,其中「跨领域美感教育卓越领航计画」持续致力于深化艺术与非艺术学科的结合,并聚焦推广以艺术为核心的跨领域美感课程。10日于政大公企中心办理「跨域荟萃.美感续航」113学年度颁奖典礼暨共识工作坊,表扬绩优学校并为113学年度新任合作学校授证,并促进中小学学校教师与师资培育合作大学间的经验交流,深化美感教育实践。

自103年起跑,歷经开发、深耕、推广、转化四期阶段,现迈入第五期「扩散」阶段。113学年度全臺共有132所学校入选标竿暨种子合作学校,跨领域美感计画至今累积近900所校次的合作学校和近1,600件课程方案。

典礼颁发「跨域美感领航奖」、「跨域美感卓越奖」和「跨域美感扬帆奖」,总计21县市共33所学校获此殊荣,这些奖项肯定了学校在美感课程设计与推广上的努力,以及教师们的辛苦付出。授证仪式代表赋予入选学校推动跨领域美感教育的重要使命,期许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部10日一併邀请绩优学校与113学年度即将合作的学校参与颁奖典礼及工作坊。上午进行「跨领域美感创课与实务范典」经验分享,邀请3所荣获「跨域美感领航奖」的绩优学校分享:由国立臺北教育大学附设实验国民小学分享「嗨!动物,你好!」系列课程,分享在课程共备与社群推动方面的经验,学校内的教师如何通过对话与协作,形成强而给力的跨学科教学社群,不仅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也在共同备课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另外,澎湖县立澎南国民中学分享跨领域课程设计经验,「砖属于你」、「饼艺皂趣」等课程,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和资源,教导学生观察地方色彩美学,并与社区合作,推动美感课程在社区中生根发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也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繫。

澎南国中饼艺皂趣作品。(照片/教育部提供)
澎南国中饼艺皂趣作品。(照片/教育部提供)

高雄市立小港高级中学也分享语文课程中整合创意元素的实例,在「发现你的文案力」和「故事培养皿」系列课程中,展示如何将语文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当代社会议题的思考。指导老师表示,透过文案创作,学生不仅学习语文技巧,同时表达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见解,创新的教学方法既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高雄小港高中「故事培养皿」课程, 学生撷取创作灵感。(照片/教育部提供)
高雄小港高中「故事培养皿」课程, 学生撷取创作灵感。(照片/教育部提供)

下午的共识工作坊则以「跨域美感能量续航」为计画主题,透过破冰活动促进互动后,带领教师深入探讨课程模组核心,并强化参与者在课程设计上的实务能力。教师们学习如何运用跨领域美感计画官方网站上之课程方案库撰写教案,并确保这些方案在日常教学中能有效执行,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参与此计画师培合作大学也分享过去推动跨域课程的案例,为新加入的教师提供实践参考与应用。

教育部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中长程美感教育计画,扩大影响力,将美感的案例分享至各教育阶段的现场,影响更多教师和学生。更多关于跨领域美感计画课程案例,可至「跨领域美感计画官方网站」(https://www.inarts.world/ 或搜寻关键字:inarts)浏览及查询。

#美感 #跨领域美感 #教育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