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第25届亚洲学生交流计画(Asian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ASEP)堪称亚洲区域学生的创意提案专题的小诺贝尔奖,本届吸引来自臺湾、日本、印尼、越南、菲律宾、韩国等国,共计87所国内外国中、高中职及大学参赛,以「净零绿生活」为题,来自各国菁英学生分组进行创意专题发表,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减碳净零的具体措施。义守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沟通暨应用英语学系,携手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以及菲律宾理工大学等跨国团队,勇夺三项金奖亮眼成绩。义守大学继第24届获得白金奖及金奖之后,第25届再次蝉联荣获金奖肯定,递出一张行销臺湾学术的名片,让世界看到臺湾教育能量及实力!

义守大学携手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以及菲律宾理工大学等跨国团队,以「净零绿生活」议题,夺下第25届ASEP的3项金奖。(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义守大学携手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以及菲律宾理工大学等跨国团队,以「净零绿生活」议题,夺下第25届ASEP的3项金奖。(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获得第一个金奖的团队成员为自义守大学国际应英系的泰国境外生明月、臺湾学生张思匀和陈孟琳以及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学生等人,得奖原因为共同创作的「Net Zero-Make Hero」作品深入探讨共享交通及其相关的碳排议题,结合APP设计创作、社群媒体讨论及全英语发表特点,分享机车共乘制度行动计画,为净零碳排及环保生活带来全新视角。泰国籍学生明月更运用课堂学习到的「多媒体语言教学」专业,再以AI技术绘制App 的主视觉LOGO,透过美学加持为作品增添亮点。

另一组获得金奖团队为越南学生阮氏秋庄,携手四位菲律宾籍学生,以生活中人人都是碳足迹地实践者为题发表「Smaller Footprints, Bigger Impact:Digital Pathways to Net Zero」专题,透过线上工作坊设计与论坛交流模式,传达出减碳可从生活中处处实现力行。第三座金奖则是来自宏都拉斯的苏安雅、臺湾学生陈毓娴以及日本京都女子大学学生等人,以「From Waste To Worth:Creating Culture Bonds」探讨循环经济价值,透过文化导向元素将废弃物赋予新面貌,让旧爱摇身变新欢。该团队以回收旧衣物为元素举办创作工作坊,进行拼布创作,让学子透过实作方式体验废弃物再生过程,体会兼具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价值观。

荣获金奖来自宏都拉斯的苏安雅(右二),在校内举办旧衣艺术创作工作坊,将废弃物创造再生价值并融合文化导向的新艺术。(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荣获金奖来自宏都拉斯的苏安雅(右二),在校内举办旧衣艺术创作工作坊,将废弃物创造再生价值并融合文化导向的新艺术。(照片/义守大学提供)

义守大学拥有来自全球五大洲,逾40多国、近1500名国际籍学生,丰沛国际化能量,就像一个学术联合国。校方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促进及力行学生语言沟通、跨域整合及大学社会责任,本届参赛团队指导老师方柏婷、谢佳陵接轨联合国「SDGs永续发展目标」,将净零永续议题融入学习课程之中并发挥创意,让年轻学子培养专业力与国际观,为自己镀金,递出一张最佳专业形象的行销名片。

#义守大学 #金奖 #学术 #创作 #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