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辅导外国学生拓展未来职涯发展及毕业后顺利在臺就业,教育部配合政府「育才、留才、揽才」政策,在 2月18日及25日,分别于臺北医学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办理2场产学座谈会,北部场邀请国内长期照顾与生技制药领域,南部场邀请金属与机械领域,多达31间产业界龙头企业代表、公协会代表与全臺56所大专校院进行面对面交流。

厂商与学校分区洽谈1。(照片/教育部提供)
厂商与学校分区洽谈1。(照片/教育部提供)

本次产业座谈会目的为链结学校与产业针对学校培育端的课程与实习规划及就业市场的趋势与人力需求,提供双方意见交流平臺,让更多大专校院及其外国学生了解臺湾产业优势,并积极投入臺湾职场,推动外国学生留臺的目标。教育部亦邀请经济部产业发展署、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及内政部移民署等相关政府单位参与,以现场简报让学校与企业瞭解目前缺工产业的情况及侨外生留臺评点制、工作许可与居留相关规定,同时持续优化相关配套措施,不仅要让更多优秀的外国学生愿意留臺、乐于留臺,也让产业看见外国学生所带来的价值与潜力。

厂商与学校分区洽谈2。(照片/教育部提供)
厂商与学校分区洽谈2。(照片/教育部提供)

本次活动安排多位业界主管、人力资源专家与大专校院国际长、系所院长等,共同分享产业趋势、用人需求与学校各领域人才培育现况。活动形式丰富,包含企业简报、产业与大学面对面会谈、课程规划与企业职缺媒合等分桌交流活动,让产业与学界共同为我国留才策略提供宝贵意见。

为促进我国培育之优秀国际人才能于毕业后留臺就业,教育部自113学年度起推动「大专校院国际生留臺就业辅导专业化计画」,委请臺北医学大学成立专案办公室,补助大专校院建置国际生职涯谘询及留臺就业辅导机制,并配置专责辅导就业人员,帮助国际生适应我国环境并尽早开始职涯规划。学校可透过产学合作,与企业共同规划课程、实习及企业参访等内容,藉由本次座谈会,建立联繫与媒合网络,协助国际生留臺就业,为臺湾产业发展开拓更宽广之国际视野,达到「人才共荣」的双赢局面。

#留臺 #国际生 #教育部 #学校 #大专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