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6岁的印度男孩Jadav Payeng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在他出生的地方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Assam Region),洪水卷来无数的蛇。洪水过后,成千上万的蛇全都奄奄一息瘫在岸边,而这样的景象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些蛇全都因太热而死去,因为当时的沙洲并没有树木遮盖。我坐在岸边抚摸着已乾枯的蛇的尸体,不由自主地哭起来。这像是一场大屠杀。我寄信给政府的森林管理部门,询问能否在沙洲上植树,他们回覆沙洲上什么都种不了,只说我可以尝试种种竹子。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完全没有支持,但最后我还是做到了。」现年52岁的Payeng慢慢述说当年。
谁也没想到,当年乾涸的沙地,到了今天已是一个占地550公顷的茂盛森林。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鸟兽,还有鹿、犀牛、老虎、大象,很多频临绝种的动物都在森林里找到安身之地。这样的动物天堂花了Payeng整整 36年的时间,独自一人就只从一颗种子开始,然后,他确定了这就是他终身的职务。
过去几十年,Payeng从不间断地每天种下数株幼苗,据估计,他已栽种过万棵树木。刚开始先种竹子,后来也种植了一些价值不高的林木。灌溉树苗是让 Payeng 最头痛的问题,因为地方太大,凭他一己之力很难从河道引水灌溉所有树苗。
他想了一个办法,是一个竹子浇水系统。在每株树苗上有一条竹子轨道,上面放着用泥巴做的坑,坑底有洞,盛在坑里的水逐点滴在竹子做的轨道,再慢慢流在树苗上。坚持了20年左右,Payeng终于能够把比较高大并有价植的树木带到森林里,如柚木。
此外,Payeng凭着他对生态系统的深厚认知,慢慢把生物也引进土地。因为土壤贫瘠,Payeng的第一步是把蚂蚁及蚯蚓带来。「蚂蚁与蚯蚓是很好的帮手,它们能让泥土肥沃起来。它们钻进如石般硬的泥土表面,让底下的泥土充满小孔,让耕作时变得容易。」做法非常天然,但比使用机器更为见效。Payeng自己也搬进了森林,放弃了原本农夫的工作,只养牛卖牛奶,在这片旱地搭了一间草屋,至今一家五口仍长住森林。
日復一日,本来乾旱死寂的沙地,慢慢演变成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环境,生态的平衡造成了动物栖身的理想之地。
Payeng造林的故事引发了许多用科学鉴证学者的思考。「大自然有其食物链,为甚么我们不能好好跟随?如果我们作为有知性的生命不去保护动物,有谁会保护牠们?」Payeng的经验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大量的统计数字去瞭解砍伐森林造成的破坏,亦不需要庞大的工程去庇护自然财富的生存。在紧绌的资源与有限的知识下,Payeng展示了人类最基本与大自然共存的本能。
现在Payeng的森林已吸引无数的动物前往,一个由100只大象组成的族群每年都会拜访Payeng 的森林,舒适地定居好几个月。也因为这些大象,让世界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凭自己渺小的力量,完成伟大的梦想。2008年,印度政府的森林管理部门跟踪一批迁徙的大象,发现了 Payeng的森林。森林从此以Payeng的宠物名字「Molai」命名,为 「Molai Forest」。
2012年,印度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对 Payeng颁发认可,称他为「印度森林之子」 (Forest Man of India)。
就算到现在,Payeng也没有改变当初决定栽种的心,他仍然住在自己的森林里,每天管理着森林的一切,而且梦想开更多的土地,最新的计画是在旁边的不毛之地种一个150公顷的森林。
「小时候一起念书的好友,现在有五个当了工程师,我就用了三十几年才有人认同,我毕生的成就就是这个树林。」Payeng相信自己的信念,与林鸟妻儿满足地生活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