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PTT提到,他想分享自身经歷,主要针对家境不好、资质普通、不能失败需走稳路、想领好一点薪资,给想让家里翻身的人建议。由于父母在传统市场担任菜贩,儘管家境不富裕但仍过得下去,不过父亲领有重度精神残障手册,他读大学三年级时,父母便离婚,而两人也没有多余的存款,弟弟也因家里状况,自从高中毕业后就签志愿役。由于家里没有经济收入,于是他半工半读过生活,偶尔向阿公或弟弟借生活费。

从小常听市场的客人表示,长大想让家里翻身,就得好好读书,也因如此,他为了读书放弃了自己的兴趣,认为读书才是翻身的唯一方法。不过当时大学考上私大电资,为了读更好的大学与科系,于是他选择休学转学考,并降了一年级,转学考进成大电资,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于是又念了交大电资研究所,目前正在研发替代役,担任一线IC设计RD,年薪破百再加分红。而就他的观察,分类出不同类组的职业高薪分布,一类组是法商 (前段班薪资高、一般则普);而二类组则是电资 (平均起薪较高);三类为医牙药 (高)。

原PO更提到「要解决我家的困境,其实就是要靠钱,很庆幸念的是电资。其实高中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产业如何,都是从高分填到低分,但真的运气很好,就是上了电资,要是照我的兴趣填,现在应该...,电资真的薪水还可以,也足够改变我家的困境,有时候觉得累的时候,想想家里的情况,就会有动力继续往前了」。

许多网友心有同感的表示「台大某些冷门科系的出路甚至比不上元智、逢甲的热门科系,当然了这不代表学问有优劣之分,只是现实面产业确实存在人才需求差异」、「全世界都一样,欧美各国都存在不同科系出路差异,顶多是差距没那么大或是排序和台湾有点不同。我和原PO家境类似但略好一点,我只能说从真正从社会,底层挣扎过来后才能理解现实的残酷」。不过也有人认为,科系多样化很重要「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谁说冷门科系没有用?如果真的没用干嘛不废除,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由各种人才所组成」。

#大学生 #选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