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常听到「胃食道逆流」这个名词,就连电视广告中也常常出现「喝咖啡、吃甜食,又让你胃食道逆流了吗?」、「你吃甜食又出力,胃食道逆流了!」等的台词。吃甜食确实会引起胃酸的分泌,但郭育祥医师却有另一种解释。
郭育祥医师表示,吃完了马上运动,我们的腹压-腹部压力,会增加,因此便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因此常见的情况不外乎吃太多甜食、不外乎吃饱了马上动、马上增加了腹部的压力。太容易消化,使血糖快速上升的,也会让我们胃酸分泌多,像是水果、饼乾蛋糕、麵条这些。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比较出人意料的,事实上过多的植物纤维,也很容易让我们胃酸过度增加,进而产生胃食道逆流。
但也许有很多人会说自己不吃甜食,只吃很多的青菜水果,肠胃应该很健康,但依旧是消化不好,还是会胃食道逆流。针对这样的情形,郭医师表示,我们是人不是牛,人只有一个胃,不是像草食性的牛有四个胃,牠能反刍,所以有办法消化这些植物的长纤维,但是我们人没有办法。我们人所能处理消化的,大部分是像米饭这样的短纤维,对于长纤维我们实在很无能为力。对于这些过多的纤维质,我们胃肠事实上是没有办法负荷的,所以为了让这些食物被消化,我们肠胃必须非常努力,包括分泌更多的胃酸,让它胀气、产生逆流,想尽办法就是在模仿牛的反刍动作,我想,这亦是引起胃酸逆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单说来,在多数人的既定观念里,人醒着肠胃就醒着,人睡着肠胃就睡着,所以不能吃饱了去睡,会消化不良、会胃食道逆流…。如果我们吃得是正餐的内容,有米饭、肉类蛋白质、适量的青菜,胃酸不会过度分泌,自然也不会胃酸逆流。如何让肠胃能好好的消化吸收,我们不得不从自律神经运行的角度切入了解,因为主掌肠胃蠕动的,正是自律神经系统当中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以往的观念是「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浮现,渐渐地我们发现,原来,「晚餐才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
我们在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无论是工作、学习或者是家事,终于可以坐下来,放轻松地好好享用一顿美味的晚餐,饭后放松地进入休息状态,让肠胃好好地蠕动,消化吸收刚刚吃进去的养分,并且在睡眠状态中,提供细胞重组、修復、再生。台湾有句俗谚说「一暝大一寸」,意指小婴儿饱餐一顿晚上一夜好眠,可以帮助好好生长,绝不是吃饱了去外面活动跑跑跳跳。虽然这样的观点可能与目前多数人普遍的认知并不一样,但它的确是最新、最符合人体已知的生理运行机制的看法。
《本文由 嘉义郭育祥诊所 郭育祥医师授权提供,请勿转载拷贝!》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