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于2018年初宣布收掉瑞典170家门市,日本百货公司2007年至2016年间的营收从8.5兆日圆跌至6.6兆日圆,《经济学人》估计2022年,美国将流失220万个零售工作机会,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公司如今不是正在声请破产,就是寻求整併、垂死挣扎。所有迹象与数字在在显示,我们正面临一波「倒店潮」。

马克皮尔金顿毕业于全欧排名第一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创办全球第一个电子商务品牌Splendour.com,并在中东与北非拥有850家门市的零售商翘楚KOJ Group担任执行长。目前则是策略顾问公司MarkPilkington.net负责人,专门为品牌与零售业者提供建议。他表示「实体零售业之死」的原因,有人归咎于亚马逊效应,其他像是:高租金、过高营业税、停车不容易、还有世代观念改变。政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它的衰退速度,不仅允许很多电子商务公司不用付营业税,甚至删砍零售从业人员的福利!如今,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阻止零售业崩溃,以及倒店潮酿成的经济危机?《实体店之死与復活》中共有11种拯救实体零售店的方法,能让饱受倒店之苦的业主们再出发,使消费者拥有重新造访实体店的理由。

【精彩书摘】

精实既有商店,转介现有客户

由于实体店再也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分销商品方法,所以未来它们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决定这个角色时,重要的是要记得:实体店一直扮演两个角色──首先是分销商,而第二个、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向潜在客户介绍品牌,并借助周到的员工、吸睛的商店设计,和有影响力的橱窗或销售点展示,为品牌行销。

实体店留住客人的成本比网店低很多

当第一个角色逐渐式微,扮演品牌介绍、行销和建立关系的第二个角色,就变得更加重要。即使绝大部分的实际销售出现在网路上,但是为了在一开始建立恰当的关系,扮演品牌介绍的角色就很重要。再者,由于旧有的集中行销媒体分眾化,所以实体店事实上变成品牌可用的可靠大眾行销管道之一。

实体店并非像过去一样,努力去达成零售业的所有功能,而是必须聚焦在只有它们才能做得特别好的环节,其余的部分就留给它们的电子商务营运。在大多数品牌建置于网路的大规模品牌宇宙(brand universe)里,商店应该扮演它的实体化身。

在实体店零售业中套用直销业的思维,这是很有意思的。就我们所见,直销公司会讲求获取客户的成本与客户的终身价值。获取线上客户的耗资很大,但零售业者如果已经拥有门市,而且90%的客户仍然会光顾购物的时候,在店内获取客户,还让他们成为网路客户,这个花费毋庸置疑会比透过网路行销来执行还便宜。

不该成为怎么样的实体店?

未来,不该成为什么样的实体店呢?那就是名字光鲜却是仓库的商店,堆满不见得会有人想要的库存;越是深入探究传统的商店库存模式,就越觉得它很荒谬。你制造出的这些存货,还必须全面复制到上百家门市据点,你就得让存货放在购物中心和高街等租金奇高的地方。你的员工要为存货花无数个小时预订、拆包装、准备上架、搬运、重新定价,然后为了查帐而计数。

你真的费了很大工夫在所有据点留存货,但每天都有讨厌的人(又名「客户」)上门带走它,这样你最佳门市里的最畅销商品又会再度缺货;至于其他门市里,存货却是逐渐增加,最后你又不得不以低价出售。而且最糟糕的是,因为你有太多存货在遥远的地方无法持续监控,有时还会有人在没有照实付钱之下取走商品(又名「损耗」。译注:英文shrinkage,是指存货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品质变异、报废、蒸发、过期、被偷等原因而使得库存数量短少。也是零售业针对有人在店内行窃的委婉说辞)!这一切是非常昂贵的。

这里提出一些说明数据:在2018年3月,美国零售业持有6,280亿美元的库存──相当可观的一笔金额。虽然如此,但平均缺货率为8%,而且根据估计,缺货导致的损失约为销售额的15%;再加上客户与员工行窃(损耗),零售业者又损失销售额的 2%。现在肯定是该结束这场荒谬的时候,然后利用电子商务管道的发展,澈底革新这种存货模式。

越精实越好,成本也越低

未来,实体店应该成为所谓的「精实商店」。这些商店主要不是持有与分销存货的地方,而是向人介绍品牌、转介既有客户到网路上的行销聚集地。「精实商店」这个概念来自一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比方说,这种新型畅货中心的先锋「波诺波斯」。波诺波斯是一个销售高檔精品男装的品牌,其成长的速度极快,在2016年的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并拥有非常健全的帐本底线(按:即帐目盈亏结算线,显示出一间公司的实际收入)。2017年,沃尔玛以3亿美元收购它。

波诺波斯是利用「指南商店」(Guideshop)的创新者,这是他们引导消费者转入其主要电子商务服务的实体店。指南商店比一般商店小很多,并没有全面齐备的存货,而是在该品牌的服装系列上,每种尺寸、顏色、布料只有一件。客户预约一小时的服务时间,得到高度的个人关切照料,包括在试穿各种款式的服装时提供饮料。

波诺波斯的实际售货是利用手持行动装置完成;在员工的协助下,客户注册、输入详细资讯,并提供信用卡,不过实际的运送是直送到府,不仅免运费,退货也免费。波诺波斯的员工,或称为「Guides」(译注:原文作者引用的是2015年的资料,当时称为「Guides」,不过现在这些客服员工被称为「忍者」〔Ninjas〕),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库存管理之类枯躁乏味的工作,而是全心以客户服务为主轴。这家店获得男客户极大的迴响,他们都很讚赏其高水准服务,而且还能够「两手空空」步出商店。

精实商店的多项优势胜过一般商店。首先,它们比一般商店更具成本效益;零售业者可以选择持有各产品的一个样品(就像波诺波斯的做法),或者在极限的情况下,为了让客户体验品牌的品质和风格,只存放畅销品。无论选择哪一种,它们所需的库存会大幅低于一般商店,它们也因此可以比传统商店更小、更简洁。这进而代表,商店的建设费用、租金和营运成本等相关成本,也会降低很多。此外,存货挟带的任何成本会非常低,因为主要的库存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电子商务的分销中心,并没有在许多据点重复存货。人事编制的成本同样会降低,因为商店的规模变小,并剔除许多与存货管理相关的低阶工作。

另外,在精实商店里的客户体验可能会更好。工作人员可以聚焦在客户服务上,而不是耗费极大量的时间做库存管理;这种做法对他们来说也更具有激励性。客户可以选择快递到府,不必拎着沉重的购物袋。当每件产品在店里始终留有一件供尝试时,缺货可能就会成为过去式,光是这项要素就能让商店的销售额增加15%,损耗也会降低,因为没什么存货可以窃取。除了贩售方便以外,针对售后服务,精实商店也可以充当一个便利的退货代收站。

就某种意义来说,精实商店的出现,就是体认到客户行为的真貌。多年以来,客户一直会自发性的在「展示厅现象」(showrooming,按:在实体商店内检视某个商品后却不当场购买,接着再用电话购物、网络购物的方式,用更低的价钱购得该商品的消费行为)中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亲身光顾实体店检视产品,再以更低的价格在网路上购买。只不过到了现在,零售业者才开始要留住客户。

规模更小的精实商店,也能够让传统的大卖场零售业者推进城镇和市中心,更靠近千禧世代和Z世代喜欢居住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由于租金高,所以业者过去通常无财力经营。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旧的社会结构正在转变;在过去的社会里,大多数社会与经济地位向上升的人会住在郊区,并在附近的购物中心购物。可是年轻人现在会选择住在復兴的城市与城镇中心,因此零售业者如果要切合现况,就必须跟随他们。

一些最新的例子

开始採用精实商店模式的零售业者实例还有不少。美国的丝芙兰开发的新型店名为「丝芙兰工作室」(Sephora Studio),比起丝芙兰通常占地面积很大的门市,工作室的占地较小,目的是要安插在地方的社区里,并不是要预留给大型购物中心。

这家精品店的概念聚焦在化妆间,私人顾问会在此协助客户找到合适的产品。虽然大多数的产品在店里都没有存货,但可以添加进客户在丝芙兰网站上的愿望清单,并在两天内免费送货。就像丝芙兰美洲区(Sephora Americas)的执行长卡尔文.麦当劳(Calvin McDonald)所表示:「当然,很多(客户)偏爱在网路上购物;另外还有人想去实体店,但他们没有时间去大型购物中心。他们想去离住家比较近的地方。」

美国的诺德斯特龙百货公司推出的新型店,名为「诺德斯特龙地方店」(Nordstrom Local),比它的正规门市小很多──大约3,000平方英尺,而不是往常的14万平方英尺。它遵循精实商店的模式,比较像是一个社区与服务的中心,提供咖啡餐酒吧、私人购物、更衣室、服装修改服务和美甲吧。由于存货有限,它会鼓励客户到诺德斯特龙供货更广泛的网站上购买,之后直送到府,或者透过诺德斯特龙的按键提货服务购买。

宜家家居目前也投资了一种新的市中心小型店,名为「规画工作室」(Planning Studio),除了提供谘询建议之外,还可以透过网路购得公司全系列的家具,并直送到府。

〈本文摘自《实体店之死与復活:与其怪罪「网路购物」,这里有11个让实体店復活的方法,零售专家用英美案例大解析》大是文化提供〉

〈图/《实体店之死与復活:与其怪罪「网路购物」,这里有11个让实体店復活的方法,零售专家用英美案例大解析》大是文化提供〉
〈图/《实体店之死与復活:与其怪罪「网路购物」,这里有11个让实体店復活的方法,零售专家用英美案例大解析》大是文化提供〉
#客户 #商店 #实体店 #零售业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