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标题想到失眠?写不出快狠准的金句文案?
这本书就是你的超速写作捷径!
★在这个时代,「写作」是最容易上手的赚钱技能,也是提升职场价值的有效方法
★在社群网路写作,并不需要深厚的文学底蕴。掌握4大要点,无痛成为即战力
★想获得读者关注?活用这10项选题元素,就是你衝高点阅率的练功方程式
★标题愈长愈好吗?剖析下标3大误区,精炼8种检视标题的实用技巧
★想写出人人按讚、转发的「金句」文案,只要会4种句型公式就能做到
★结合职场励志与写作心法,只要开始,你也能写出你的大好未来!
社群网路上的内容写作,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文学创作。
在自媒体时代,想打造个人品牌、经营网路社群,
你都需要「写作」这项基本赚钱技能。
【精彩书摘】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可谓家喻户晓,那么你可曾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分钟的时间来说明《神雕侠侣》是一个什么样故事,你会如何描述?
这个问题,我在做培训授课的时候也问过现场的学员,大多数学员都能总结出:《神雕侠侣》讲的是杨过在古墓里遇到小龙女,然后两个人相爱了,之后两人因为种种误会而阴差阳错地分开,最后又在一起的故事。
是的,这的确就是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讲的故事。为什么我在这里讲故事框架要提到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呢?且听我细细道来。我没有什么写作基础,也不怎么喜欢阅读,最喜欢看的书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了。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我开始研究写作,但可以让我认真坐下来、静下心研究的也就只有金庸先生的小说了,而不研究不知道,愈研究愈发现有门道,愈品味愈觉得有滋味。
我以前看小说只关注微观情节,通常的看书状态是:「啊,这里男主角怎么不把话说明白?」或者「男女主角为什么要听信小人谗言,以致错过彼此」。也就是说我只关注情节本身的跌宕起伏,而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小说时也是如此。
开始研究写作后,我学着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不仅仅着眼于微观情节,而是从宏观的角度、从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来把握情节的走向。慢慢地,我发现金庸先生写的每本书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男主角什么时候遇到女主角、什么时候跳崖、什么时候发现武功秘笈等,都有套路可循。
我把这些套路总结成了「四步搞定故事」,也就是透过四步骤来构思故事的框架。接下来,我将继续用《神雕侠侣》的故事情节来分别阐述这四步骤具体而言该怎做。
第一步,一句话。指的是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开始和结果。在《神雕侠侣》中,便是讲杨过和小龙女从相识到相爱、相知的故事。
第二步,定衝突。这其实就是给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加戏」,制造一些意外和麻烦。好比在《神雕侠侣》中,衝突便是「有一天,小龙女突然不见了」。如果让男女主角相爱相守得那么容易,岂不就直接剧终了?这样一来故事就索然无味,情节没有起伏,读者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读下去。因此,我们要学会给主角「加戏」,制造一些衝突点,使情节跌宕,使内容生动,吸引人们的眼球。总而言之,定衝突对于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衝突是故事的灵魂。
第三步,给理由。在第二步「衝突」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圆」这个衝突。既然巳经定好让小龙女消失的「衝突」,你就要给出一个理由,为什么小龙女会消失。因此,可以见到金庸先生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杨过和小龙女分开之后发生的事,而这些描写就是「给理由」,详细阐释小龙女消失的原因,即「圆」这个衝突。
第四步,来组合。简言之就是把上面的三个步骤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排列组合。经过此步骤,就形成了《神雕侠侣》最终呈现的故事:杨过在古墓里遇到小龙女,然后两个人相爱了(一句话),之后小龙女和杨过因为种种原因(给理由)阴差阳错地分开了(定衝突),最后又在一起(一句话)。
经过这么一分析,聪明如你,相信已经恍然大悟,其实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并不难。我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偷看你朋友圈这件事,要被微信拆穿了〉这篇文章里有一段是描写友情的,我就是用这四步。这个案例就是运用此故事框架,那段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无论什么时候回去,昊哥都会来接我。可是有一次回去的时候,习惯性地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他却说他可能来不了。说是约了一个妹子。结果,我下车之后,远远地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昊哥来接我了。
我们用四步来简单分析此故事情节。
第一步,一句话。「我什么时候回去了,我的朋友昊哥都会来接我。」交代了「昊哥」这个人物与「我」之间的关系,就是「会接我」,而且「无论何时」。
第二步,定衝突。「有一次我回去,吴哥忽然说他不能来接我了。」这就很奇怪了,无论何时都会接我的昊哥,这一次竟然不来接我,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步,给理由。「说是约了一个妹子。」
第四步,来组合。我将这些设定排列组合起来,一个故事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形成了前述的内容。透过这个故事,来表达我和昊哥之间深厚珍贵的友情。
而后来我是这样写的:
我有个朋友叫王昊,我们从初中认识到现在九年了。他留在我们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城,我来了北京。
上个月我回家补办身分证,买的是卧铺最上层,刚把东西放好,躺在床上的时候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我说:「昊哥,我晚上十点到,有空吗?接接我。」
「没空,你昊哥今天要约妹子吃饭。」
「行行行,我就不破坏昊哥您的好事了,我打个车回去。」后来我在火车上睡着,睡醒了拿出手机一看,十点半了,一激动从床上起来,哎哟,碰头了。
捂着头正疼的时候,乘务员过来了,我说:「大姐,是不是邹城站过了?」
她语气像是我欠了她五百万一样:「今天火车误点了,还没到,到站的时候会有人叫你的。还有,别叫我大姐。」
「好的,大姐。」
到了十二点,火车终于到站了。我跟着人群行进,被挤出了车站。出了门,正准备打车的时候,就看见了在门口的昊哥,他蹲在台子上,吊儿郎当地抽着菸。附近一地的菸头,一年没见,他头髮短了,人也瘦了。
正想叫他的时候,他开口喊:「小子,你坐的这破火车又误点,害老子白等两个多小时。」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问:「昊哥,你不是约妹子吃饭吗?」昊哥把菸扔在地上,用脚辗了辗,说:「妹子哪有我兄弟重要。」我看着昊哥,我和他一年来基本不聊微信,不按讚朋友圈,甚至也没有微信群组。现在他为了接我连妹子都可以不约。昊哥叼着菸说:「你看我好一会儿了,你小子是不是喜欢上我了?」
我两眼含泪,大喊:「昊哥,走,咱们去吃烧烤。」
微信出了「不常联繫朋友」的功能以后,昊哥的微信一定会在这个名单里,可真正的朋友,一定需要常联繫吗?常联繫的又真的是朋友吗?
我认为朋友的衡量标准,不是以我们多久聊一次天、按对方几次讚决定的。而是每次需要你、找你的时候,你都像往常一样,对着我嘘寒问暖,对着我骂骂咧咧:「你个小崽子,终于想起老子来了。说吧,几点的车,我去车站门口等你。」
三点完善故事
前文介绍的仅仅是故事框架,无论是从篇幅的长短、内容的饱满度,还是故事吸引人的程度上来说,都还不够充分,因而要使故事丰满、吸引人,还需要透过这三点完善故事。
第一点,交代故事背景;第二点,补充核心资讯;第三点,触发情绪爆点。
我们仍以〈偷看你朋友圈这件事,要被微信拆穿了〉这篇为例,故事中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无论我什么时候回去,我的朋友昊哥都会来接我。
如果文章中平白无故地直接跳出来这句话,读者肯定会很疑惑:为什么昊哥会来接我?我和昊哥是什么关系?我和昊哥之间有过怎样的故事?所以,为了不让读者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便需要对故事进行补充和完善故事。
第一点,交代故事背景。我直接在开头交代了故事背景,包括我和昊哥的关系是朋友,从初中认识到现在九年了;还有我是因为要补办身分证而回去,回去时是乘坐火车……透过交代背景,让接下来的情节发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第二点,补充关键资讯。在这个故事里,我回家乘坐的那列火车误点了,这就为后来昊哥在火车站比平常多等我两个小时埋下伏笔。
第三点,触发情绪爆点。比如文章中写到在出站口看到昊哥,看到「一地的菸头」,还有昊哥喊出「小子,你坐的这破火车又误点,害老子白等两个多小时」。透过对这些细节、对话的描写,暗示昊哥等了很久,虽然口中抱怨,但不过是挚友之间特有的寒喧方式罢了,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既刻画出人物形象,也表现了这篇文章的主题——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常联繫。透过这样的细节描述,深化感情,引出最终的主题,从而讲述了一个好故事。
这里要强调一点,撰写依托于现实产生的非虚构故事更易感动大家,我们要谨记文字创作来源于生活,且要略高于生活。而前文中的昊哥,就是以现实事件作为基础撰写的。
(本文摘自《超速写作:30秒写出攻心关键句,零基础也能成为文案行销高手》/远流出版)
【作者简介】
吕白
1995年生的滑世代青年。非科班出身,在网路时代靠写作获得大量关注与发展机会。
大学毕业三年即买房,25岁前已任职知乎内容行销总监、腾讯创意经理、千聊大师写作课主讲人、咪蒙公司副主编。是各大媒体集团强捧的超级写手,更被称作「十万点阅影印机」、「九五后新媒体写作第一人」。
为燕京啤酒撰写广告文案〈曾帮我打架的兄弟,现在和我不再联繫〉超过两百万人次阅读。亦为电影《后来的我们》撰写宣传文案,成功带起网路行销话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