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科(rove beetle),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之下的一类甲虫,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具有毒性体液的毒隐翅虫属,在台湾最常见的是褐毒隐翅虫(Paederus littorarius)。牠们不会主动螫人,但是只要接触到体液10至15秒内,皮肤就会引起严重的发炎反应,患者会感到灼痛、皮肤起泡及溃烂,此症状通称为「隐翅虫皮肤炎」,也让人一听到牠的名字就闻风丧胆,但你知道隐翅虫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吗?

一名住在危地马拉的日本昆虫系YouTuber日前在推特上分享一段短短20秒的影片,可以看到画面中是一只隐翅虫的近距离特写,牠先用其中一只脚像是抓痒般的挠挠背部和头部,接下来竟然将亮橘色的翅膀像棉被一样折好,整齐的收纳进背部,彷佛翅膀是一个从来不存在的东西,真的是名符其实的「隐翅」虫!

有粉专将影片分享到脸书,不少网友看了都纷纷惊呼「收纳的知识增加了!」、「好惊讶哦!」、「居然自带翅膀收纳包」、「欸这真的超级爆炸帅!」、「好酷!」、「用屁股折翅也太厉害」、「隐翅虫叫隐翅虫的原因!原来是收纳高手」、「还以为在折纸」。

文章来源:Twitter/TreehopperG
文章来源:Wikipedia
#隐翅虫 #收纳 #翅膀 #毒体液 #日本